陕西省文化厅三秦儿女红色文化宣讲团常务副团长王放同志主持纪念大会。杨虎城将军社会福利会陈念忆、赵寿山将军教育基金会赵武原、西安培华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会及校团委、中国延安抗小红色文化遗址筹建处、杨虎城38军部分后人等参会。高陵县民政局负责人宣读陕西省民政厅《关于追认刘仁杰为革命烈士》的批文,并为革命烈士刘仁杰的亲属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赵寿山将军教育基金会赵武原、范明将军之子郝东政、原陕甘宁边区人民法院审判员任志浩(任怀苍)、刘仁杰次子刘吉安,分别从不同角度,缅怀刘仁杰烈士事迹。
85岁的任志浩老人感慨万千,对烈士身份认定的艰难曲折过程表示内疚;而恰恰是这位可敬的老人,数次陪同刘吉安调查取证,2009年,面对省民政厅有关人员的麻木不仁,老人“勃然大怒”,称“如果民政部门再推脱,就去法院告,自己愿意以一个老法官的身份帮其把官司打到底”。
当日12点,人们来到村中刘仁杰烈士墓地。烈士的遗骨,永远遗落在“当年惨遭活埋的那座山坡”。
翠柏、鲜花、绿草、墓碑,表达不尽对烈士的思念和崇敬。
陕西省文化厅三秦儿女红色文化宣讲团成员党心,深情朗诵和王放老师连夜创作的诗歌《南湖船上的那盏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及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令现场的人们潸然泪下。
南湖船上的那盏灯呀
点亮了白山黑水的篝火
火焰燃遍了长城内外、太行山峰
将沉睡千年的巨人惊醒
从此,沉寂的土地沸腾了
高呼着
“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为打倒帝国主义侵略者陷阵冲锋
…………
从南湖起航的中国共产党人
迎来了亲爱的党成立九十周年华诞
在欢呼庆贺的喜悦声中
不要忘记曾经屈辱的悲惨历史
更不能忘记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
让我们永远牢记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党心创作并演唱《向革命烈士致敬》,表达对烈士深深的敬意。杨虎城将军外孙陈念忆、赵寿山将军外孙女杨抗美为烈士墓揭碑。杨虎城38军后人、刘仁杰后辈亲属、村中父老乡亲、现场的新闻工作者,一一为烈士献花,并绕墓一周,祭奠英烈。
烈士之子刘吉安老人,为了真相47年从来不曾放弃的坚持,给了新一代年轻人奋发图强的信念。西安培华学院20名青年团员宣誓:继承革命遗志,弘扬红色文化,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附录:
革命烈士刘仁杰授牌纪念会家属代表刘吉安发言稿(略有删节)
每逢清明倍思亲,后人更加怀念先人。我的父亲刘仁杰和千千万万个烈士一样,为共和国,为今天的幸福生活,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段英雄的史诗。
我的父亲刘仁杰1909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丧母。1929年,时任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警卫营营长的郝鹏程引荐我父亲刘仁杰参加了杨虎城将军的38军。由于父亲军事训练刻苦,双手能打枪,深得郝鹏程营长的喜欢,很快从战士提拔为班长、排长、连长,成为杨虎城部队警卫营颇有名气的双枪手枪连连长。而郝鹏程的儿子范明时任侦察连连长,实为杨虎城部队中共地下党工委书记。父亲与范明将军一块长大,关系要好,思想交流多,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部队受到排挤和整编,父亲又参加了赵寿山旅补充团(保安团),1938年任补充团机枪三连连长,率部驻守黄陵县。当时黄陵县是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交界线,也是一个交通要道。父亲与陕甘宁边区政府始终保持联系。1939年3月,父亲和关中分区司令部参谋张立志取得联络后,遂率领全连官兵起义,携带全连武器装备,投奔设在旬邑县阳坡头村的陕甘宁边区关中军区司令部。受到关中分区专员习仲勋、地委书记张德生、司令员张仲良、参谋长王维洲、政治部主任牛述申等领导的热烈欢迎。习仲勋同志在欢迎大会上致以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刘仁杰深明大义,在民族危难之时率部起义,为民族,为国家立了一大功”,陕甘宁边区政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起义后,父亲被派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属三分校二期学员。学习结束后,被组织调回关中分区边保教导营营部工作。1941年秋,关中分区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保存实力,以待时机”的统战工作精神,委派父亲秘密回关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父亲通过临潼地下党书记郎顺亭、地下党员魏景源、薛玉成,高陵地下党员吴文汉、王忠善与上级党组织保持联系,开展工作。
1943年因暗探告密,被伪高陵县公安局特务队长陈清山逮捕入狱,受到严刑拷打,并以“叛逆罪”判处死刑。后经38军警卫营长郝鹏程、范明等人多方营救,于1944年获得保释出狱。
获释后,父亲又北上马栏与组织取得联系,分区参谋郝伯雄和政治部主任牛述申接待,并下达指令,拨付40两大烟土作为活动经费,又返回临潼从事地下工作,公开身份是伪临潼县政府督练员,以作掩护。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