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糖葫芦西施”康晓菡准时来到西安交大南门外自己的店铺里,静静等待当天的第一个顾客。5年前,她才15岁,刚刚从河南乡下辍学来到西安,随同父母一起推着三轮车卖糖葫芦,那时她还只是一名再平凡不过的外来务工人员。2009年,康晓菡被网友称为“糖葫芦西施”,并被西安交大的师生和众多媒体捧成网络红人。现在,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店面,成了小老板。
交大:BBS每日必谈女孩
“这就是被我们男同学们称之为‘糖葫芦西施’的女孩。”交大学生李同学说,“糖葫芦西施”曾是交大BBS每日必谈的话题,还时不时地能冲上十大热点话题。
从交大BBS可以看出,学生们只要提到“糖葫芦西施”,便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有人声称要多买她的糖葫芦,以支持“糖葫芦西施”的事业。
一些网友打探出“糖葫芦西施”来自河南,甚至有网友把她的家庭情况都调查清楚了:他们家是专业卖糖葫芦的,来西安5年。
不仅在BBS上“糖葫芦西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交大校内新闻媒体e瞳网,也因为“糖葫芦西施”走火校内论坛而采访过她。网页上,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引来了数十位交大网友的评议。
访谈:讨厌做生意想当学生
18日下午,趁没有顾客的间隙,“糖葫芦西施”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今年19岁的康晓菡来自河南安阳,每到冬天,家人就做冰糖葫芦出售,十几年如一日。“去年秋天开始,我就在这里卖糖葫芦了。”康晓菡露着招牌式的微笑说。
“不过,我特别讨厌卖这个。”康晓菡停顿了一下,看着身边的交大校门,下巴轻轻一扬:“我也想和他们一样……”说到这里,她突然有些自嘲地笑着说:“我脑子太笨了,学不进去!”
当记者问,她是否知道交大男生如何称呼她时,她捂着嘴笑了:“知道,我在网上看过他们对我的评价,交大的记者也采访过我。”她没事的时候也去上网,每次上网都会打开网页,看看交大校内新闻采访她的照片。
网友:该不该追捧褒贬不一
对于学生们追捧“糖葫芦西施”的现象,网络上也有不同的声音。一名网友发帖说:“为什么这个女孩,能引得曾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他认为这关系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取向。他说,商业化进入了校园,文化气氛变得薄弱,学生的文化生活变得乏味无聊了。部分人在校园里变得迷茫,关注一下近在咫尺的“糖葫芦西施”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在现实中,却有大学生的不同声音。昨日下午,刚刚买了一串糖葫芦的交大学生坦承,自己也是“糖葫芦西施”的追捧者。“这和校园文化有什么关系?”他说,就以小康的青春形象而言,他认为这是非常健康、阳光的一种心态。
这位学生说,“糖葫芦西施”可以说是交大学生一手捧出来的“草根明星”,“在她身上,有一种与平时所见小贩们不同的本色之美。”他说,他并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糖葫芦西施”。也许这样,她才会是交大永远的“民间之美”。
奇特:大学生帮忙来“促销”,一天卖了将近2000块
对于晓菡此次走红,王阿姨说他们一家子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很多人都关注他们家晓菡,也有很多人主动帮助他们,但是一向本本分分的他们过惯了平凡人的生活,对于突如其来的关注显得很不适应。“我们只想好好的做生意,卖糖葫芦,一家人生活的快快乐乐!”王阿姨说。
王阿姨说他们一家人生活的很融洽,虽然住在城中村简陋的房子里,每天辛苦的推车卖糖葫芦,但是一家人都很开心。闲些的时候母女俩也不太出门,会自己在家打扮一下,收拾收拾头发。每年他们一家人也会抽时间去大雁塔等一些地方转转,拍些照片留作纪念。
虽然有三个车子在卖糖葫芦,但是就属晓菡的生意好。“我每天也就是卖个一两百块钱,而晓菡在交大门口每天平均的收入都在七八百块钱,最多的一天甚至卖了2000块钱。”
王阿姨还向记者讲述了晓菡卖糖葫芦时的几桩趣事,“晓菡对人很真诚,不管人家买不买,她都是笑着跟人家说话。有一天她同往常一样在学校门口卖糖葫芦,有一个长的高高大大的交大男生走过来说帮她一起卖,那个男孩很能说,好像也认识很多学生,在他的帮助下那一天晓菡总共卖了将近两千块钱,这也是我们卖糖葫芦11年来卖得最多的一天,而那个帮忙的男孩子最后也是搞得满身都是糖。”
还有一次王阿姨去交大门口帮晓菡卖糖葫芦,晓菡便坐在车子后面休息,过来的几个学生走到糖葫芦摊前看到不是晓菡在卖就怏怏的离开了。等过了马路回头看到晓菡在车子旁边,就又返身回来买了几串。
一首诗:蝶恋花 糖葫芦西施
学府门前方寸地,一缕清香,网络红佳丽
谁遣春光临雅苑,矜持骄子争相济?
自励图强堪赞许,笑对平凡,不掩孩童气。
人事从来迟理智,尊卑贵贱无常势!
在2009年陕西互联网业界峰会上,“糖葫芦西施”——康晓涵捧走陕西年度网络红人奖项。在过去的两年里,晓涵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依然可以在交大南门看到她,依然是那一如既往的充满朝气的笑容!
在新店门前,记者看到“西施”正在为开张忙碌着。店名叫做“康晓菡西施糖葫芦”,据康晓菡介绍,这次以她的名字专门申请了一个商标,有意在以后将此作为一个品牌,招徕更多的人加盟合作。
相关:康晓菡的幸运与烦恼
“糖葫芦西施”这个从报纸、电视轰炸式报道中向大众迅速传播的名字,伴随着影像里所呈现的青春靓丽,在未接触前我便猜想,这大概是一个心思活泛、活泼好动的小姑娘吧。让人意外的是,今年刚刚20岁的90后小女生康晓菡其实并不善言谈,面对生人还有些腼腆,很少主动跟记者交谈,显得安静、乖巧。当大商新玛特的部门经理们、台北莎罗专业摄影师,以及东田造型西安店长刘涛率领的造型师团队,众星捧月般围着她时,她依然像网络上刚走红时那样,恬淡、率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如今,晓菡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交大和小寨拥有了两家店面。虽然门面不大,可是生意兴隆。生意大了,营业额上去了,小姑娘又有了新的烦恼,“糖葫芦因为山楂原料的原因,只能卖半年,夏天就得歇业,还没想好闲着的半年该干点什么,怎么维持住店。。。。。。”
网友严柯华:礼仪助你撑起一片蓝天、礼仪助你夯实事业基础
康晓涵的名字大大小于糖葫芦西施,我通过网络相识糖葫芦西施康晓涵。网络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速度令一个人一夜成名,康晓涵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陕西省互联网峰会上初识糖葫芦西施,给我的感觉还是不够成熟,也许是及一次相遇的缘故吧,不能过早的下结论。第二次相遇西部网网友庆典峰会,她的举动再次证明了我的判断没有错,她就是不成熟。也许她红的速度太快了有点不适应,也许是她没有一切的准备。今天当主持人提议她感谢广大网友和帮助她的人时,她那双毫无意识的双手一直放在上衣口袋,上次也一样,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她还是没有足够的文化基础,也体现不出她的修养。人无完人,当大家在帮助她的时候就要帮助她怎么样的提升自己的修养,这也许是我们大家的错误,现在既然我们大家帮了她,那就帮人帮到底吧,教她从最基本的礼仪做起。她在生活中没有较高的生活品位,也该有最起码的自身修养吧。
既然当初随父母来到西安打拼,通过这几年的历练也该有最起码的礼节。现在生活在西安,那么就要融入城市的生活习惯中来,你改变不了社会,那你就要改变自己的思想。现在是公众人物,就要有一定的形象和修养,不能做昙花一现。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各种社会知识。网络改变了你的命运,那么现在你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习改变你的生活。做人要大气,做人要有傲骨不能有傲气,品位不高但须有一定的修养为人处事要圆润但不能欺诈,做人要真诚但不能是傻瓜。别人抢注你的域名,你可以大气大方的出手,必须要有君子风范。下面是我本人对你善意的建议:
1、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和品位
2、广交朋友,多和相关的专业广告策划公司沟通,促进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
3、稳步稳健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上有不妥之处特请海涵
扩展阅读:“糖葫芦西施”走红西安交大的4大原因
近日,西安交大南门外一名叫康晓菡的卖糖葫芦的女孩迅速走红西安交大BBS,受到该校男生的追捧,交大的男生们都亲切的称她为“糖葫芦西施”。这个女孩穿着时尚,外表靓丽,但似乎又做着与身份不大一样的糖葫芦小贩,很多西安交大的男同学都喜欢去南门外这个小摊上买上几串糖葫芦,虽然她的糖葫芦比其它的都贵,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乐意在她这买。交大一位男同学说,“糖葫芦西施”曾经是交大BBS每日必谈的话题,还时不时地能冲上十大热点话题。就连交大校内新闻媒体e瞳网,也因为“糖葫芦西施”走火校内论坛而采访过她。从交大BBS可以看出,学生们只要提到“糖葫芦西施”,便说得头头是道,到南门买了串糖葫芦,都能乐呵呵地在BBS上灌很久。甚至很多没见过她本人的,也跟着起哄。“真漂亮!”“有空了就去买串糖葫芦!”在交大BBS上,甚至有人声称要多买她的糖葫芦,以支持“糖葫芦西施”的事业。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卖糖葫芦的女孩会受到这么多天之骄子的追捧呢?笔者觉得,这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1、异性相吸的缘故。封号和追捧的大多为男生,买糖葫芦的也以男生居多,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行为想必大家也明白。糖葫芦西施打扮时尚,外表也不输校内女生,当然会成为男生茶余饭后的谈资啦。其实在西大男生的眼里,她就跟校内普通的女学生一样,所以,她能走红也不足为奇。
2、学生生活乏味。众所周知,在大学,其实现在都是一个比较浮躁的环境现实,学生不满足与只在校园内找乐子。而商业化进入了校园让文化气氛变得薄弱,学生的文化生活也变得乏味无聊了,部分人在校园里更加变得迷茫,关注一下近在咫尺的“冰糖葫芦西施”也就理所当然了。这其实也暴露出现如今大学里的学生生活过的太过空虚,只把大学当做是一个混日子的文凭孵化所。很多人甚至把论坛灌水,论坛抢占沙发、板凳作为一种打发时光和消遣的手段。
3、糖葫芦西施自身的特质。糖葫芦西施与其他小贩很不一样的是,她打扮时髦,外表清新脱俗,就是把她放到人堆都遮不住,这使得那些西大骄子们放眼之余就觉得她是拿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而且在糖葫芦西施身上,有一种与平时所见小贩们不同的本色之美,这才会在学生中流传。
4、草根文化的追捧。“草根”是近年来一直比较风靡的文化,它几乎成了那些渴望成功的人的代名词。作为“草根明星”,“糖葫芦西施”的产生其实已经是在做很多人的代言人,这与当今时代很多追求物质的女孩子不同,“糖葫芦西施”完全靠自己打拼,虽然沾点外表的光,但不卖弄。而且她内心其实也渴望自己能和那些在校圆内的学生一样,她也想和他们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不过由于现实,她也只能自嘲自己脑子太笨了,学不进去,明白人一想,就知道,这不是理由。所以,“糖葫芦西施”的走红其实是一个群体的某种有意识行为,她其实也是很多普通为梦想打拼的女孩的一个代表,也许,令西大学生追捧的不仅仅是她靓丽的外表,还有那难以雕琢的“民间之美,纯朴之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