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北国已是深秋萧瑟时,此处风光尤胜春”来形容四季如春,景色醉人的云南最的话,那么云南的昆明市第24中学、普洱市墨江县一中和墨江县二中、西双版纳市勐海县一小则洋溢着教育的暖意和人性的温情。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对口支援,使东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经验为更多的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所共享,“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学校校长西部教育行活动于近日正式启动。
记者一路跟随由教育部人事司、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及北京基地学校校长代表组成的专家团来到云南,回访参加过培训的西部农村校长。通过各位校长真诚的阐述,热情的介绍,记者逐步揭开了“影子培训”的神秘面纱。
据记者了解,被称为“影子培训”的“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采用受训校长与基地校长‘师徒结对’、‘如影随形’的形式,在真实场景中零距离学习和观察学校的先进管理模式。校长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基地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还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旁听优秀教师的授课;此外,尤其注重学校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接受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方法。基地培训不仅让校长们亲身体验了“影子培训”的与众不同,更为校长们提供了更多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第一手素材。
参加了2011年在北京广渠门中学“影子培训”的昆明市第24中学校长普兴义告诉记者,“广渠门中学的一切,都在诠释着‘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我们应用我们的灵魂和智慧去教学,为这些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定坚实的根基”。普兴义这样向记者解释到。事实上,就在培训结束后,普兴义即把学校教育的改革提上日程,根据取得的经验因地制宜的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平常的教学、管理中,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是参加了“影子培训”的普洱市墨江县第二中学校长罗林寿则这样说,“影子培训的方式十分新颖,培训时间虽只有十几天,但启发很大,感受很多,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而记者也在回访中看到,庄严的升旗仪式、独具少数民族风情的自创民族操、学生们快乐的笑脸无不展现出墨江二中教育改革的新风貌。
“在北京人大附中,我的教育管理观念一次次被更新,我的热情一次次被唤醒”,墨江县第一中学陶杰校长则这样描述了他在北京人大附中参加“影子培训”后的亲身感受。
此外,“影子培训”不仅让参训学校获益,也受到当地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与好评。参训回来后,普兴义所在的昆明市五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十分重视,组织了多次经验讲座,使五华区更多的学校领导受益。而罗林寿则积极邀请和接受其他学校的优秀老师来墨江二中观摩指导,增加各校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仅让一个学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整个地区素质教育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让西部地区23个省受益,共培训出25600名西部农村校长。2009-2011年“中国移动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面向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00名中小学校长开展影子培训。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影子培训”的方式外,2009-2011年该项目还有一个三年培训30000人的远程培训计划,每年有10000名校长从中获益。
有教育界人士认为,中国移动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投身发展我国西部教育地区基础教育事业,这是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移动作为大型国有企人文关怀的体现。同时,“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此类政企联合共同发展教育的模式是可行有效的。
每个校长背后都是几百到上千个孩子,每个孩子背后是一个家庭,“影子培训”所带来的不仅是教育上的希望,也为社会增添了美好的期待。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到教育事业中,为我国教育资源平衡发展出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