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平山县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周边打造新农村富民建设亮点

2011-11-22 18:32  兵马俑在线

———平山县旅游富民调查

编者: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是一个平地少、山地多的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近年来,平山县委、县政府依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等资源,制订了“以西柏坡为龙头,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建设‘大西柏坡’旅游格局,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升级”的长期战略规划。重点发展旅游业这个龙头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业,带动农村产业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把人流、物流、信息流引到了山区、老区,让山里人站在了开放、发展的潮头,过上了好日子。


游客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

面貌更新,特色更鲜明

———景区周边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

近日,记者来到西柏坡镇梁家沟村,看到青山绿水间的一排排二层小别墅布局齐整,格外显眼。一提到建设“大西柏坡”的事,68岁的老党员陈文兵就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这些年我们都沾了西柏坡旅游的光,城里人有的现代化家用电器,村民家里一应俱全,许多人家还买上了小汽车,今年西柏坡旅游更火了,大家的收入当然水涨船高啦!”

紧邻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梁家沟村是个水库移民村,全村有85户、300口人,只有90亩耕地,还都是“望天收”的山坡地。“以前村民的房屋全都是依山就势建的,东一家西一户,毫无规划可言,车辆根本进不了村,更别提绿化美化了。”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平说。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迅速升温,梁家沟村人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发展的“瓶颈”———要发展就必须先改变散乱破旧的落后村貌。

于是,他们到外地考察,聘请设计单位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建成了二层别墅式的新民居,不仅兼顾了村民自住与旅游服务的双重功能,而且节约了近200亩的土地,为下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建设一个旅游商品市场,为每户提供一处商铺,真正做到为村民铺砌一条长期致富之路。”陈国平对此信心满怀。

在西柏坡镇霍家沟村,新建成的一大片二层别墅式新民居样式新颖、特色鲜明,更有规模、更显气派。西柏坡镇党委书记杜林文说,这就是10月底刚刚举行落成典礼的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是大西柏坡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建设涉及霍家沟村、讲里村、西坡村三个行政村,272户,879人。小镇占地230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希望小镇的落成,将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对提升西柏坡景区的品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杜林文表示,按照建设规划,西柏坡镇的所有16个村都将建成集新民居、旅游、现代农业等为一体的新农村,不仅可为西柏坡红色旅游置换出巨大的发展空间,还可彻底改变各村散居、散乱现状。

西柏坡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平山县委书记王俊英表示:“目前,平山正在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使之成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王俊英认为,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辐射拉动能力强。一方面,发展旅游业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有效提高一、二产业附加值,形成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另一方面,旅游业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素质。同时,发展旅游业对于改善当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健全卫生、安全、信息等服务机制,构建大维稳格局都有积极作用,可以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采摘,收获的喜悦。


巨龟苑采摘

———观光采摘带动特色产业升级

在去天桂山景区的路上,记者看到公路两边的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成片的桃树林。走进一片桃林,碰到正在修剪桃树的村民崔东来。“我们这个村子叫梨树湾村,不过栽种的主要都是中华寿桃,所以又叫‘十里桃花沟’。这些寿桃都卖给了来天桂山的游客,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的都有,游客自己摘,比我们运到市场上卖还划算。一斤桃能卖到八九元钱,贵的要到15元。一亩地的寿桃能卖6000元左右。”他告诉记者,眼前的一大片桃林都是他家的,有50多亩,后面还有去年新栽种的20多亩苹果树,苹果和寿桃收获时间不同,正好可以延长采摘期,也满足了游客的多种需求。

天桂山所在的北冶乡乡长张东立介绍说,北冶乡范围内有4家景区,每个景区都带动周边几个村子搞旅游,全乡39个村,有三分之一的村子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旅游,而全乡也在围绕旅游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在全乡栽种中华寿桃1000多亩、苹果1500多亩、核桃4000多亩。在搞采摘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梨树湾的寿桃正准备注册“天桂山”商标,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带动更多农民走上富裕道路。

在毗邻西柏坡镇的下东峪村,记者看到的是一派丰年景象:农户家里除卧室外全成了收储核桃的仓库,作坊里一群群妇女熟练地给核桃脱皮,再将核桃仁分类、装箱。“俺们是核桃加工专业村,通过旅游全方位带动了核桃市场,现在有多少销多少,大家都在加紧组织生产。”该村党支部书记闫习平说。据介绍,像下东峪村这样的核桃专业村平山县有30多个,全县核桃种植面积有30多万亩,平山县去年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平山绵核桃荣获了全国金奖。

西柏坡管理局局长、平山县代县长赵宏魁表示,平山把乡村旅游作为一项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升级、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惠民工程来抓,在景区周边和旅游路沿线,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使之成为平山乡村旅游的又一亮点。目前,正在通过县财政资金支持,对天桂山十里桃花沟、温塘北马冢村、拦道石村、藤龙山等10处采摘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对行车路、停车场进行拓宽硬化,修建采摘步游路、公厕等基础设施,设置标识牌和宣传牌。“下一步,县政府还将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突出抓好以核桃为主的八大农业特色产业,重点扶持中华寿桃、野生猕猴桃、苹果、杏梅等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在特色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在高效上找出路,积极培育农业观光采摘新产品,做强农业特色产业。”赵宏魁说。


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

乐了游客,也乐了农家

———近千家农家乐实现就业数万人

沕沕水景区边上的沕沕水村坐落在群山当中,房屋都是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村民安志勇正在一片刚刚砌好地基的工地里忙活着,工地紧挨着高坎。他告诉记者,高坎上就是他经营了七八年的农家乐,名叫“农家庄园”,有18张床位,同时还可以安排五六十人就餐。

安志勇说,这两年景区发展得好,游客多,农家乐的收入也增长了不少,他今年已经赚了8万多元。旅游旺季的时候经常客满,他们夫妻俩忙不过来,还雇了七八个人帮忙,游客则要提前10天预订才有床位。良好的经营形势让安志勇下定决心在明年旅游旺季到来前进行扩建。“坎下二层楼建好之后,餐饮、住宿接待能力都能提高两倍以上,而且将按照旅游部门的相关规定加以规范,提高服务水平,争取评上星级乡村酒店。”

记者看到在沕沕水村,正在进行农家乐改扩建施工的还有好几家。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增海告诉记者,全村有90多户,360多口人,现在有30多户经营农家乐。另外有在景区工作的、包工程的、摆摊卖土特产的、建果园搞采摘的,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为旅游业服务。不但沕沕水村,景区周围几个村子也都是如此。

天桂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春生说:“天桂山景区周边的燕尾庄、燕尾沟等村的农家乐都很红火,几乎所有村民都是依托景区念着致富经,景区和周围村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景区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农民过上好日子,也进一步改善了景区周边环境,景区发展建设会更加顺利。”

近年来,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产业要素,平山县把发展服务业,培育旅游服务新业态作为改善民生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着力点,进行重点扶持。平山县旅游局局长田林广介绍说,西柏坡、驼梁、天桂山、沕沕水等景区周边有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的乡村,县里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对其加强引导,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规范和大力发展以家庭餐馆、旅馆为主的农家乐,帮助他们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据了解,现在平山县有国家5A级景区1处、国家4A级景区9处,今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678.9万人次,旅游收入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6.8%和40.7%。景区对周边农民致富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景区周边的群众成为发展旅游业最直接的受益者。目前,全县农家乐发展到了近千家,服务景区、服务旅游的村民有近8万人。(记者张义杰)(此稿配图除署名外由平山县旅游局提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命案起风波 普法破迷信

2011-11-21 19:40阅读

西安一周天气预报(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

2011-11-07 09:32阅读

高陵县在西安市首推高中生全免学费政策

2011-10-19 12:58阅读

陕西稳定市场价格 确保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稳定

2011-10-13 12:09阅读

西安公路客运实现网上售票 每人最多3张需提前取

2011-10-09 09:49阅读

西安工商局出台43条服务优惠政策

2011-09-30 16: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