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一村一品: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

2011-12-16 09:36  兵马俑在线

一村一品,是指通过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县、乡)拥有一个或几个发展水平较高、特色明显的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从而大幅度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我省发展一村一品的实践充分证明,一村一品正成为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

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竞争力。

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是我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使得技术推广应用覆盖率低、标准不统一、分散不系统,劳动与生产效率低、经营效益低下。发展一村一品,通过实行一村或多村的连片生产,把分散的小生产集成大群体式的规模经营,可以为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供有利条件,推进从品种到品质、从品质到品牌的提升,从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省通过各种类型的示范村建设,培育壮大了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并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最终达到振兴一方经济的目标。

发展一村一品,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一村一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为载体,以质量和品牌为重点,以合作社为桥梁,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把千家万户按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组织起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改变了一家一户生产形不成规模、农产品销售形不成批量、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安排生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加工、运销、餐饮等相关产业,使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

周至县裕盛村在全村36家大中型绿化工程公司的带动下,以发展花卉苗木为主导产业,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557元,其中主导产业收入占97%。建有村级2000门宽带程控机房,私人网站48家,私家车360辆。

发展一村一品,拓宽了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各地在发展一村一品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农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以净化环境为主的环保农业,以弘扬民俗文化、传承农耕文明为主的文化农业,以开办休闲农家为主的休闲农业等,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开发和培育了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礼泉县袁家村精心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满足了城乡居民休闲体验需求,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212%。凤翔县六营村,全村1/2人口从事传统彩绘泥塑、社火脸谱、皮影等民间手工艺品生产,年销售工艺品30多万件,收入650多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香港、澳门、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近百万元。

发展一村一品,整合了各种资源,增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一村一品,将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农村能源及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力、农村教育、农业信息网络等方面的资源优化整合,构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发展模式,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太白县近年来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从整治优化绿色蔬菜生产环境入手,按照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有关要求,发展一村一品绿色产业,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空气、水源、土壤等影响产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监测力度,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技术监督等部门,集中进行专项整治,防止污染,有效保护了蔬菜生产环境,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该县先后荣获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综合生产示范区等荣誉,截至目前,全县发展绿色蔬菜7.5万亩,总产量达24万吨,总产值1.2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2926元。

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热情和创业精神,让农民更好地认识本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学到先进的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技巧,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带领广大群众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走一村一品致富道路。

大荔县黄营村在能人韩兴旺的带领下,建设了3个合作社、2座冷库,完成了产品质量认证,注册了“韩兴旺”牌商标品牌,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

据了解,通过发展一村一品,2008年-2010年,我省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十五”末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增加了105.3%、148.5%和182.7%;示范村来源于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由2008年的70%提高到2010年的83%,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石俊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横山县文化发展巧打特色牌

2011-12-15 08:55阅读

正在“消失”的村庄——子洲“无人村”马家山探访

2011-12-11 16:54阅读

宋祖英、王杰、王宏伟与郭达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低调献演

2011-12-06 15:53阅读

华严寺命运续:专家初步决定原址保护

2011-11-27 19:43阅读

阎良区邀请西安市农业信息中心对农业信息员进行培训

2011-11-17 17:08阅读

西安一周天气预报(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

2011-11-07 09:32阅读

长安召开禁烧工作再部署会确保完成三秋禁烧任务

2011-10-19 13: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