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末,如约守在电视旁,观看最火爆的大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其中有一个非常帅气的、中文名叫王豆腐的英国小伙子,一出场引得在座所有女嘉宾阵阵尖叫,激动不已。一路亮灯,直到播放第三个短片:他住在南大的宿舍里,研究中国古汉语,房间里到处可见用垃圾改装的日用品。所有的女嘉宾见此仓皇而逃,24盏灯全部灭了,王豆腐在悲壮的音乐声中失败告退。主持人破例问了一句:“你家里缺钱吗?”“不缺钱,我爸爸是银行家,妈妈是艺术家。”“那你为什么捡垃圾?你很享受这种生活吗?”王豆腐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回答:“我觉得随便扔垃圾不好,对世界,对地球不好,我只希望能帮助世界,帮助地球。”
这样的一问一答,无可厚非,非常符合我们的习惯和逻辑,但恰恰让台上的24位美女为他的“窘迫”生活而费解,又为错过富裕俊男而后悔。
作为教师我时常会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问题,思考问题。“帮助世界,帮助地球”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这样的思想言语不知对孩子们灌输过多少次了,然而孩子们,现场的女嘉宾,也包括我们,有谁真正意识到“帮助世界,帮助地球”了呢?
看来倡导低碳环保生活,从娃娃抓起,刻不容缓。
打破传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王豆腐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女嘉宾们心里都已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捡垃圾=没钱,往大了说就是:低碳=贫穷,却忽视了在真正富裕之后人们更加关注、珍惜的是什么?记得网络上也曾报道过,一位大学的教授,为唤起人们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良知,身背背篼在街上捡垃圾的感人事迹。教师可借助这些很好地向孩子们传递捡垃圾并不是下层人的举动,并不丢人的思想。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环保的种子。让低碳环保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
积极引导,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利用《地球妈妈在哭泣》活动引导幼儿认识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了解污染的存在原因及其危害,从而深刻的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发现,随时引导,教育幼儿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如:盥洗时,教育孩子节约用水,用餐时,教育孩子爱惜粮食,不浪费。制作时,不乱扔垃圾,注意分类,游戏时,不破坏花草树木。在群体中,不攀比,不追求名牌……也可以通过一些主题活动,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如《我是环保小卫士》《绿色家园》《让家园更美丽》《节能减排知识窗》等,不仅让孩子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加深了认识,更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低碳环保的亲历者,参与者。
家园携手,巩固幼儿环保成果。幼儿园可以向家长发放倡议书,宣传低碳生活从每一个家庭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度天然气,少乘车,多步行。少用餐巾纸,重拾小手帕,减少电脑使用时间,注意绿色消费等,在日常生活中小手拉大手,带动每一个家庭,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低碳环保生活中来,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创造出更洁净、更清新、更灿烂的天空。
(杨云贤)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