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无数次站在这辽阔的原野上,久久的凝望着茫茫苍穹,期待着那洁白美丽的雪花向我飘来时,那雪的晶莹、雪的洁白、雪的富于献身的精神和品格,时常令我激动不已。有人说,健康就是美丽。更有人说,白衣天使就像洁白的雪花。那么,临渭区交斜卫生院的白衣天使又是如何塑造自己的美丽人生的呢?
交斜卫生院是方圆十里开外一所较大的医疗机构。承担着全乡19个行政村、2.7万人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由于建院时间较早,加之年久失修,医院的基础设施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2006年4月,还在孝义卫生院任院长的杨健,被调到交斜中心卫生院挑起了医院建设的担子。
杨健院长深知要发展就必须改善落后的基础条件。刚刚上任不久,他就把“为病人提供更舒适的就医环境”作为医院的一件重要工作来抓。曾在医院工作的人都记得,过去医院的病房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一片,大门也是烂得不像个医院的样子。有着多年基层经验的杨健,是个细心而又敢于开拓的人。他狠下一条心,无论如何都得把交斜卫生院改出个新面貌来,可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分钱的资金。
杨健没有被眼前的因境所吓倒。他带领着院班子成员,四处筹借经费,又是找工队又是买工料。医院门前曾经有一段“水泥”路,坑坑洼洼的路面颠簸得好人都能生了病,一遇到下雨人都没法进出。为了方便患者,为了卫生院以后的发展,他们拿出了一万多元,给门前修通了一条平展展的大马路。同时,新修了医院的大门,又对各个科室和全部病房重新进行了装修,院容院貌一下子得到了改观。
看着医院有了新变化,附近的群众也都试着来了。可当时的卫生院,几乎没有几件像样的医疗器械,一些手术根本无法实施,失望的群众只得费尽周折转了院。购置医疗设备,成了卫生院的当务之急。他又厚着脸皮向亲朋好友借下了一大摊账,购置了常规的医疗器械,增添了生化仪、小便分析仪等多种器械。一传十,十传百,前来就医的群众一天比一天多,交斜卫生院出现了新转机。从过去的“等”病人,到现在忙着为病人服务,从数十万元的业务收入,一下子跨越到150多万元。近几年,交斜卫生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这都是院长杨健领导得好,他付出最多,功劳最大。但杨健却一直认为正是大家齐心协力,才让医院有了新转机,功劳都是大家的。
今年八月份以来,交斜卫生院的辖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杨健院长亲自督查将全镇2000多名老人用专车免费接送,方便老年人体检。对未及时进行体检的人员进行查漏补缺,做到不遗一户、不漏一人,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全面了解65岁以上人群的健康状况,同时做好跟踪回访,做到有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为镇上老人拥有健康体魄、安享晚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斜侯家村的王大娘高兴地说:“人上了岁数,身上的‘零件’就不灵活了,过去总是孩子大老远赶过来接我去体检,可麻烦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体检,真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更是给交斜卫生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借着“新农合“的春风,他们相继推出了许多让群众满意的服务。不但设立了特困病房,还常常给农村的五保户、特困户减免住院费用,党的惠民政策在交斜卫生院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医护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吸引了很多患者前来就医。
心里只要一心想着群众,群众自然也会拥护你。从艰难中走出的交斜卫生院在渭北大地迅速崛起,成功闯出了一番新天地。但是,交斜卫生院的白衣天使们丝毫没有懈怠,仍在拼搏,仍在歌唱,继续唱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雪之恋。
陕西农村报记者 刘东玲 刘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