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当前,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方面,我们党面临严峻考验,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危害了党的纯洁性。从表面原因看是这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究其实质则有深层原因:
首先,政治体制的构建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的薄弱。自古至今,一条万古不易的政治经验是,握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直到遇到某种外在限制为止。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一方面是权力之间缺少制约和制衡,另一方面权力又过度集中。这两方面的原因为权力滥用提供了生存空间,致使人大难以有效监督,权大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民主监督缺乏细节。没有细节的民主监督可谓形同虚设。从理论上来讲,我国社会的监督渠道可谓全方位,从法律法规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到党的党内监督和民主党派的党外监督。但是,由于缺乏监督实施的具体程序和细节,监督形同虚设,无法落到实处,形成“监督难、难监督”的局面,打击报复监督人的情况比比皆是,监督举报信最后流入被举报人手里的现象也不乏见,即使被世界称为为“无冕之王”的媒体记者时常也会难逃因监督被报复之劫。
第三,干部选拔考评和工作评价机制中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设置,主要表现在:第一,重数字、重表面、重“政绩”,轻实质。第二,考评存在走形式走过场。工作做得怎么样,全凭领导一面之词,坊间称其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第三,百姓话语薄弱。真实情况难以做到下情上达。即使有民众代表参与,也是千挑万选之后,选择标准以是否领会领导意图为标准。第四,拉关系拉票现象成风。最终结果是一方面我们说“不让老实人吃亏”,另一方面老实人不可能不吃亏。在这种考评现实下,一些干部必然会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或贪多求大,或弄虚作假,只想着怎样给自己的脸上贴金,怎样取宠于上级领导,好为自己的升迁打开方便之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演绎为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人民群众得了多少实惠必然被放在次要地位。
第四,社会贫富悬殊太大,导致社会群体心理失衡,逐利心态恶性膨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经济利益成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而人性中本来的攀比意识的存在,贫富悬殊过大的社会现实,使得各群体各阶层都有强烈的不满足感和失落的焦虑感,为了能在这场博弈中浮在上面不择手段。为官者心存“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伺机敛财;为商者官商勾结送礼行贿以达低投入高回报之效;非官非商者则“拎着猪头找庙门”,以给自己争取生存和利益空间;找不到庙门也无猪头可拎着,则必然心生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第五,在上四种因素作用下又造成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滑坡,社会评价标准变异。从领导干部层面,在权力利益的作用下,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漠、为政不廉、道德水平严重滑坡;从社会公众层面看,社会公众的评价标准中重功名与利禄、轻正义和道德,“胜者王侯败者寇”成通则。人们很少去考量一些人手中的钱和权是怎样来的,是否有违干部选拔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只要能把权和钱弄到手里在众人眼里就是有本事,而不管这官是实干得来的还是跑来的、买来的、甚至溜须拍马换来的。这种社会现实又给党的干部身上的一些有违党的纯洁性的作风和做法提供了生存空间和社会土壤。
以上原因决定了能否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挑战,能否在挑战中获胜将直接影响着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文/严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