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凸显。有环保专家称:没有鸟儿飞舞的田野不算美丽的田野,没有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家园不算美丽的家园。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30万亩坡耕地和荒山恢复了植被,其中新增茶园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6.2个百分点达到49.7%,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退耕还林后,通过林冠植被物截流,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山脊坡面是青山,平川是稻田,丘陵是茶园,大雨过后见不到雨水冲刷的痕迹,小溪河流是青水,生态环境宜人,两只东方活宝石朱 1999年春从秦岭山脉首迁落户巴山山脉西乡。繁衍生息,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目前西乡朱 种群增至7个,朱 总数50只以上。在西乡大地上随时可以看到国宝朱自由飞翔。多年不见的 朱鹬、喜鹊、杜鹃鸟、白鹭等珍禽又飞回了自己的家园。这是茶乡水韵、美丽西乡真实写照,2012年西乡县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全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县政府开办了农职技术学校和茶叶技术学校。通过职业技校培训劳动力10万人次,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投身到二、三产业,全县从事茶叶种植的人数从2万人增加到5万人。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到18个,茶叶精制厂6个、茶叶加工厂279个。茶区年人均增收1000元。同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民耕作方式由传统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转变为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产值迅速增加,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加强。
目前,西乡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按照该县建设全国茶业经济强县“三步走”战略,到“十二五”末实现30万亩茶园建设目标。2020年25万亩茶园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40亿,茶叶将成为该县一柱擎天,富民强县的大产业。向昌德 张锡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