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淳化县开展“百人进百社,百技惠百村”行动,全县共派出103名科技人员分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帮农民修剪果树,对大棚蔬菜、养猪、养鸡等产业进行技术指导。
兴旺PIC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科技人员赵林在重点抓好合作社生猪养殖技术推广的基础上,又攻关了冬季母猪生产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合作社冬季生产仔猪成活2000头,成活率达99%。农技中心副主任王文恒、农艺师王建民在所对接的铁王南塬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连续开展了10期大棚蔬菜冬季管理技术,他说:“大棚蔬菜能不能帮农民群众增收,关键是冬季管理,我不能让合作社的一个大棚出问题”。县园艺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郭东峰对接城关镇土官村省级优果示范园后,以果树秋冬季管理为突破口,手把手为果农传授技术,激发了果农科学务果的热情。
截至12月中旬,全县科技特派员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86期,受训农民1.23万人次,培养农村科技“二传手”170人,建立科技示范户85户,示范推广新技术36项。
本报讯(寒山 何鹏报道)“冬季苹果树进入休眠期后,消灭潜伏的病虫菌,降低果园带菌量,是防治枝干病害的有效措施……”1月4日,在凤县凤州镇桑园村一处果园里,“土专家”彭亚丽正给村民讲解冬季果树防治病虫害方法。据了解,像彭亚丽一样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凤县已有7328名。他们手把手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学到致富技能。
这些“土专家”中既有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还有获得各种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能手。为发挥“土专家”的示范带动作用,县上一方面让他们结对帮扶,定点辅导,增强辐射效果;一方面每年都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近千场次,使3万多名农民接受种植、养殖、经销、生产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
双石铺镇西山村农民赵军社虽年仅34岁,却是县上选拔的花椒种植、苗圃繁育“土专家”,7年间他先后带动百余名村民成为花椒种植、苗圃繁育能手,使全村人均纯收入由3123元上升至5997元,成为全县农民科技致富的典型。“土专家”现场示范,村民爱听易懂,产生了良好的传导效应,凤县农村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比技能、奔富路的热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