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这一特殊产物伴随社会需要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持有农业户口的工人,他们是为我们建筑高楼大厦却买不起房子的劳动者,他们是为了生活不断打拼的父母,他们是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的父母。
陕西是劳动力输入大省,邻近的四川省就有很多农民工选择了西安这个文明古都。在西安你随便问一个人,哪里来的农民工最多,他们都会告诉你同一个答案:四川。无论是建筑、服务、还是市政等等行业,四川人都是占到60%~70%。在西安市灞桥区浐河东岸穆将王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我们见到了来自四川南充的易师傅一家人。
中午一点半,记者来到了工地上,易师傅和女婿、侄子已经开始了认真而忙碌的工作。易师傅承包了建筑队的框架工程,负责搭建建筑物框架,每天在钢管里穿梭,弯腰攀爬是家常便饭,在框架上行走容不得一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摔下,两个女儿和几个侄子也在配合塔吊进行高空作业,都是真真的“高危工作”。
直到傍晚七点,易师傅他们才下班,一行九人骑着小摩托回到了在枣园苏村租赁的住所。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易师傅的妻子——张大姐,张大姐47岁了,但是看起来依然很年轻,爱说爱笑的她脸上鲜能看到皱纹,看到记者来了很热情的招待,和我们闲话家常。张大姐告诉记者自己也在那个工地打工,这两天查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就在家里歇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