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猪肉价格为何遭遇倒春寒

2013-04-23 15:31  宝鸡日报

猪肉是不少百姓餐桌上的必需品。近段时间,市场上猪肉价格又在经历一场剧变——元月份时,每公斤猪肉(肋条)仍需27元,而如今,已经骤降至每公斤16元。

面对遭遇“倒春寒”的猪肉价格,市民直呼“有口福”,然而,众多养殖户却正在经历一场巨大考验。近年来,猪肉价格多次“冷热骤变”,但这次的“倒春寒”似乎来得更猛烈些,上次每公斤猪肉价格跌破17元是2010年4月的事。

猪肉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让养殖户伤不起,更让市民看不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猪肉价格“倒春寒”?养殖户该坚守阵地还是主动调整存栏?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零售商赚钱了

4月19日凌晨4点多,宝鸡市最大的肉食果蔬批发零售市场市区人民街综合市场人声鼎沸。数辆运载生猪的大货车前,不少专门赶来收购猪肉的商贩正忙着进货。“今儿(猪肉价格)又降了4毛钱,咱们也得往下降一降啊!”肉贩王师傅一边从卡车上卸下一扇猪肉,一边和身旁的几个相熟的肉贩师傅合计着,今天零售猪肉时,价钱也得给顾客让出去几毛钱。“猪肉行当中有自己的规矩,如不遵守,生意做不长久。”王师傅告诉记者,每当进货价突涨或者暴跌,大家伙就需要随时跟着行情涨价或者降价,基本每斤猪肉保持1元钱利润就可以。尤其在最近肉价不停下跌的时候,如果一家降了别家没降,那就会很容易抢了别人的固定客户,结果被同行排挤。最终,几位肉贩口头达成一致,肋条肉只卖每公斤16元,较前一日下降0.5元。

记者从不少肉贩处得知,近期内他们已经多次下调过零售价。“比起三个月前,肉价每公斤足足降了8元以上。”一位肉贩对记者说。

猪肉多次降价,也给这些肉贩带来了更好的生意。肉贩张跃告诉记者,按照以往行情,自己一早上能卖出3扇猪(每扇猪约75公斤重)就不错了,但现在自己每天可以卖出去5扇猪,尽管价格降了,但赚的钱却更多了。“原本想包些豆角大肉馅的饺子吃,但现在豆角已经6元钱一斤了。大肉这么便宜,还不如少买些豆角,多买些肉,吃起来更香!”采访中,一位市民这样告诉记者。

养殖户亏损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集贸市场生意兴隆的同时,众多生猪养殖户却是一肚子苦水。有业内人士称,猪价可谓“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三年一个大轮回”。不幸的是,每个“轮回”中,养殖户都是猪价暴跌的“买单者”。“这段时间猪价实在太低了。”4月20日上午,岐山县益店镇益合村的王福昌老汉给熟悉的经纪人打了几个电话后,心情跌到了谷底,“6元一斤(毛猪)也不来拖猪,说今天只收5元8角的。”

王福昌老汉家里的猪栏里还养着30多头猪。2011年,记者采访他时,他还曾夸奖这些生猪就是生财的“金蛋蛋”,当时他养了70头猪,并且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原因很简单,当时毛猪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18.21元,将一头猪崽养到200斤左右出栏,除去饲料等成本,还有将近500元的纯利润。“现在刨除饲料等成本,养一头猪等于净赔200元。”王福昌老汉告诉记者,他准备再多联系几位老主顾,尽早将栏里的猪都卖出去,因为“再等下去还不定是个什么价钱呢”。

王福昌老人的遭遇只是宝鸡众多养殖户现状的一个缩影。采访中,一些养殖户告诉记者,按照养猪业行情测算,毛猪价在每公斤13.6元左右,养殖户才能包住成本。也就是说,时下养猪是“养得越多赔得越惨”。记者了解到,按照正常养殖,一般毛猪在100公斤左右才能出栏,但在这样的现状下,不少农民正在将75公斤以上、不足100公斤的生猪对外销售,以求少赔钱,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生猪市场供应量,成为猪价“倒春寒”的推手之一。

宝鸡市物价部门价格监测数据显示,自今年元月起,猪价就一路走低,目前已经连续下降10个星期以上。

主动调整才是上策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对生猪价格“过山车”般波动的历史依然记忆犹新。宝鸡上一次猪肉价最高位出现在2011年6月,当时,全市生猪出现明显供不应求的状态,猪肉(肋条)零售价甚至一度突破每公斤30元大关,达到历史极值。那么,这一次猪价暴跌,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猪肉价格暴跌受两方面因素“叠加”影响。第一是供求关系因素。2011年,全市生猪存栏量108万头,出栏146万头,而2012年,全市生猪存栏量110万头,出栏154万头,可以说,无论是存栏量还是出栏量都处于“微涨”范围内,远未供大于求。但就全国大环境而言,由于近两年来猪价较为平稳,不少地方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这些“多出来”的猪肉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对宝鸡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第二是由于近期“禽流感”产生的消费负面情绪所致,每当出现疫情,禽畜业总是首当其冲遭受“打击”,尽管宝鸡目前未出现禽流感病例,但禽畜业价格下跌并不意外。

在宝鸡市从事猪肉批发生意10余年的陈黑黑认为,这些年来,猪价坐上“过山车”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但都没有“今年摔得这样快、这样狠”,要想避免这种现象,仅靠农民去观察市场大环境是不行的,若是相关部门在一次次猪价波动中能够找到预警点,那对养殖户而言将是一件大好事。

在采访中,一些畜牧专家认为,“肉贵伤民、肉贱伤农”的现状必须引起农民的反思。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不妨主动调整,在饲养良种猪上下工夫,毕竟良种猪受市场冲击幅度较小,抗风险能力更强。以三元猪为例,目前它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岐山等地,一些村饲养的良种猪甚至已经走上了订单式销售之路,有效规避了此次市场风险。

记者了解到,由于近期猪价持续下跌,目前农村市场上一只猪崽(12.5公斤以上)价格尚不足250元,较去年足足下降150元以上,因此,一些养殖户开始低价收购猪崽,为猪价“触底反弹”做准备。畜牧专家同时建议,面对现有市场,养殖户不要操之过急,不妨等到猪价开始松动、行情逐步趋好时,再考虑进一步投资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城中村农民张大伯的西洽会之旅

2013-04-21 12:01阅读

杨钊:一个古老村庄的活字典

2013-04-19 16:02阅读

西安市文明办启动“每人奉献一小时”文明交通志愿活动

2013-04-16 10:55阅读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入选“全国十大发现”

2013-04-12 09:26阅读

清明节不赶时髦 祭祀还选香蜡冥币和鲜花

2013-04-07 10:32阅读

“陕西文明网”上线暨“文明陕西 我在行动”启动仪式在未央举行

2013-04-02 16:51阅读

格格窗上的西府

2013-03-29 11: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