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第17期《西安人行道成了“唐僧肉”你吃我吃都来吃》一文见报后,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读者纷纷致电本报,对机动车停车泊位占用人行道和盲道,影响行人出行,使盲道功能丧失的这种现象给予谴责,同时也与西安市政府提出的“四城联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不符。
交警支队 对违规占道者坚决治理
5月6日,就本报报道的几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市交警支队静态管理科科长李学安。李科长告诉记者,机动车停放目前是整个社会的焦点,由于以前城市规划以及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造成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不足、停车难等现象;西安市政府为此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并给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给予优惠政策;逐步形成配建为主、公共为辅、道路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给格局。
对于本报报道的解放路沿线违规停车场的问题,李科长当即安排所管辖区的李新元警官前去核实,发现违规问题及时处理。他告诉本报记者,对于社会投资经营性停车场,他们将严格把关审查,代征路段的单位停车场,在建设时必须让出人行道和盲道,否则不予审批。同时,欢迎媒体及市民监督,及时曝光违规停车场以及乱停车现象,营造整个城市遵规停车、文明停车的良好氛围。
城管执法局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5月7日,记者来到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一支队,支队领导开会不在,对于本报报道的西一路以及解放路黑停车场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对于如何整治,工作人员以领导开会不在为由,没有回答。记者离开西安市城管执法总队一支队时,留下联系方式,截至发稿,未见城管执法总队一支队回复本报。
记者回访 违规停车场依然存在
对于本报报道的解放路及西一路违规占道停车场,记者5月7日进行了回访。结果发现西一路炭市街鱼鑫副食广场及对面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盲道,违规收费,以及“画地为牢”的地桩依旧存在,迫使行人与机动车同行。
西三路、西四路上人行道被违规占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圈铁栏围着成为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停放点,西七路圣和医院对面关中客栈门口、新玛特门前也变成了停车收费点,整个车场没有看到任何停车标识。
对于读者多次反映的位于东八路口阳光大酒店停车场的问题,记者5月7日下午来到酒店前台,问及住宿停车怎么办?前台服务员告诉记者只要住宿,停车免费。“就不怕城管贴条和锁车吗?”记者问。服务员说:“保安会给你安排的,酒店周围都有我们的停车位。”在酒店门前及周边,记者并没有看到西安市交警支队和西安市机动车停放中心的停车标识。
对于解放路及西一路全段违规占用人行道及盲道的问题,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