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并讲话。他指出,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直面矛盾、敢于担当,不打“小算盘”,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交给市场,让市场发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4月2日人民日报)
中央国家机关直接参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肩负重责,使命光荣,同时也意味着中央国家机关部门手中掌握着各种各样的权力。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是当前深化改革当务之急,能不能像李克强总理要求那样“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无疑是一块“试金石”。
本原权利不在大小,关键是权利的运用,权利是用来干什么的?权利不是为自己私利服务的,也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权力不但成了改革的绊脚石,而且还了成滋生贪腐的温床。削权并非容易事,现在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段,国内各大既得利益者是改革的最大阻碍,一些权力部门甚至视权力为命根,深化改革首先就必须对权力部门进行“手术”才能有希望。
能不能“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首先是真假改革的试金石。有的人说起改革比谁叫的响,声调高,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就成了缩头乌龟。当前,行政垄断、产权变革、财税体制、资源要素价格控制,无一不是难啃的“硬骨头”。权利部门能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主动放弃权力和利益,这是对其改革态度和姿态最直接考验。
能不能“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也是衡量权力是否真正关在牢笼的试金石。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权力太大就会制造出无数的怪现象来。削权是把权力关在笼子里面迈出的第一步。权力只有在法律允许之内的才可以适用,超出就是越权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权力才能真正关进牢笼里。只有当权者敬畏权力和法律,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能不能“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还是深化市场改革的试金石。权力是双刃剑,要让它按照一定的套路和规范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削权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李克强总理所强调那样“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交给市场,让市场发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权力该削得一定要削,该集中的还得集中,即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两种作用。一句话,通过削权让权力分配更加科学更合理更民主,更好的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改革的阻力会很大。只有从最高层进行顶层设计,并以巨大的勇气、魄力和智慧来推动,才能把已经被垄断和异化的权力真正交给市场和企业!削权,这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只有“拿出削手中权的勇气”,削权才能削出和谐的社会环境来;才能削出一条共同富裕的社会康庄大道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