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修建的千阳县刘家老宅,雕梁画栋、巍峨壮观,那老房子、老树、雕刻,既是刘家族人的根,也体现着关陇民居的特点。
今年 72岁的刘靖宇是千阳县刘家老宅的第八代传人。为了能让老宅保存下来,老人曾多次对老宅进行了修葺。在刘靖宇老人的记忆中,刘家曾是当地有名的望族,老宅是一个大四合院,宅子的格局为“前厅后楼”,占地十几亩,大小房间几十间。岁月蹉跎,老宅风光不再依旧。如今只剩下了头门、一间上房、两间厅房、二道门。老宅不论从建筑到用料都非常讲究,尤其是房子的木结构,丝毫不见腐朽的痕迹,木料非常结实。
刘靖宇告诉记者,县城以前有好几处老宅,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大部分的老宅都被拆了。子女本来也打算把老宅拆了盖新房,他执意不肯,最终在县城里重新盖了房子。如今,他从老宅搬了出去,住进了新房。前些年,无论刮风下雨,刘靖宇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老宅里走一走,屋里精致的雕刻,还有门前的抱鼓石等,能让他清晰地感受到,当年先祖在老宅里生活的情景。
为了能将老宅继续保存下去,老人把宅子以低价租了出去。刘靖宇无奈地说:“我现在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不能经常去老宅,就希望租客能帮我打理照看老宅。”
生长在老宅的刘靖宇,珍惜着老宅里的一砖一瓦。除了修缮之外,老人很早就开始为老宅写文章。从先祖的故事,到修建老宅的年份,以及老宅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刘靖宇说:“世上很多东西,存在时我们也许意识不到它们的价值,一旦失去,才会感觉到它们的珍贵。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将老宅保护下去,不要让它毁在我的手上。”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