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西七处遗产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4-06-27 10:10  西北信息报

6月2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介绍,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七处遗产点,标志着陕西省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了圆满成功。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使陕西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从一处增加为八处,同时,陕西省还和有关兄弟省市共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段落,至此,陕西省的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改变了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却只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局面。陕西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入选的七处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到繁荣、鼎盛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集中体现出陕西是丝绸之路开通时期国家层面的决策地,是开通丝绸之路第一人张骞的故乡所在地,也是丝绸之路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地。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是西汉帝国的都城宫殿遗址(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未央宫包括前殿、椒房殿、中央官署、少府、池苑区、天禄阁、石渠阁等皇室宫殿建筑群。未央宫作为西汉都城最重要的宫殿,是汉帝国的权力中心,是汉长安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决策地和发生地,是汉通西域的决策和指挥中心,见证了西汉帝国开通丝绸之路重要历史事件,是丝绸之路开通时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是7—10世纪唐帝国都城的宫城遗址。大明宫自南至北分为朝区、寝区、后苑三部分,包括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麟德殿等建筑。大明宫是唐代皇帝常住的主要宫殿,是唐王朝最主要的权力中心和决策中心,见证了唐王朝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做出的不懈努力,见证了唐帝国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实力对丝绸之路鼎盛的重要推动作用,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又称大慈恩寺塔,始建于652年,为七层四方形楼阁式砖塔,通高64.1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大雁塔由原印度窣堵坡形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仿木砖结构的楼阁式塔,生动地体现了佛教建筑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碑林区,是为保存唐代高僧义净带回的佛教经像而建,始建于707年,又称荐福寺塔。小雁塔初为15级密檐式砖塔,现存13层,高43.38米。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盛行。小雁塔为唐代同类密檐砖塔保存至今最早的一例,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传入中原地区初期的珍贵例证,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

兴教寺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兴教寺内,是佛教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兴教寺塔院内玄奘和弟子窥基、圆测墓塔呈“品”字形排列,其中玄奘墓塔建于669年,共五层,通高约21米。窥基墓塔建于682年,为方形三层楼阁式砖塔,高6.76米;圆测墓塔建于1115年,与窥基墓塔形制同,通高7.10米。兴教寺塔作为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的墓塔,与他沿丝绸之路西行至印度求取佛经的这一佛教传播史和东西交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是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见证和载体。

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咸阳市彬县城西10公里的大佛寺村清凉山下,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石窟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和修行窟五部分,依山凿窟,雕石成像,共有130多个石窟、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大佛寺石窟是盛唐时期唐代都城长安及周边地区中国式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存,特别是其唐代大佛塑像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唐代京畿之地的流行,展现了佛教在东西向交互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化的成果。

张骞墓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是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墓葬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坐西向东。夯筑封土,覆斗形,平面呈长方形。该墓自汉以来,历代文献均有著录,沿革明确。1938年,西北联大对张骞墓墓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刻有汉隶“博望造铭”封泥,及灰陶片、陶罐、汉五铢钱等文物,从考古学上证明了该墓的真实性,与丝绸之路开辟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是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见证。“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充分证明陕西省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发展进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陕西文化遗产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必将对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起到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说。

链接

丝路申遗涉及3国33处遗迹是全球最大跨国遗产项目

此次丝绸之路申遗的33处代表性遗迹,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境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中国段包括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四省区的22处遗产点,陕西7处,西安境内分别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5处文物点被列入。

丝绸之路项目申报的遗产点名单(33处)

■中国(22处)

河南(4处)

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陕西(7处)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兴教寺塔、小雁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

甘肃(5处)

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炳灵寺、麦积山石窟

新疆(6处)

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

■哈萨克斯坦(8处)

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亚塔斯遗址、科斯托比遗址、卡拉摩尔根遗址

■吉尔吉斯斯坦(3处)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市二保慰问支教教师 探望乡镇儿童

2014-06-23 16:21阅读

西安加快培育科技企业小巨人 强力打造百家领军企业

2014-06-21 22:11阅读

陕西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招生咨询会7月25-27召开

2014-06-20 11:31阅读

陕西教育厅:中小学每年须开展体质健康测试

2014-06-19 11:31阅读

西安市第一中学高考考点辖区各单位校外服务为考生保驾护航

2014-06-17 10:25阅读

陕西留学中介服务机构不得以承包等方式开展业务

2014-06-16 17: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