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灞桥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打造有益于他们成长的“第二课堂”,开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乡村少年宫 农村娃的乐园
曾几何时,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贫乏,没有兴趣培训班,没有充足的娱乐设施,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找不到施展的空间。灞桥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力推进“活动阵地建设”,通过打造“乡村少年宫”来丰富乡村孩子的课外生活。2013年9月,狄寨街道白鹿原中心小学成立了全区首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并正式开展活动,经过一年的摸索运营,少年宫已经拥有音乐、美术、科技、图书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室外设有足球场1个、乒乓球台3个。今年以来,少年宫陆续开设了英语、跆拳道、舞蹈、电子琴、足球等多个活动项目,坚持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先后吸引了周边44个村的500余名孩子参与,实现了乡村学校课堂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和互动。
心理辅导站 学生的“心灵驿站”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心理脆弱、孤僻冷漠、经不起挫折等一系列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均衡、健康地发展,灞桥区在学校成立了“西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灞桥分站”,抽调2名专职心理老师进行咨询辅导,并配备电脑、沙盘等相关设备,开通心理教育专线,建立主题网页,搭建起学生们各种喜闻乐见的沟通平台。
同时,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三进活动,在全区7所中小学校开展心理辅导讲座10余场,组织20所学校的3000余名师生走进心理健康辅导站,为孩子们搭建了心灵交流的平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爱心之旅” 关爱回归儿童
认领爱心菜园、认购手工艺品、捐赠打印复印机……核工业地质局二二四大队的志愿者们时刻不忘关爱儿童村的孩子们,经常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
位于灞桥区狄寨街道迷鹿村的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是替罪犯代教代养其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的公益性慈善机构。为了帮助儿童村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传递温暖正能量,灞桥区文明办组织辖区文明单位与儿童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开展“爱心之旅”活动,看望、慰问、陪伴孩子们,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灞桥区已有电建四公司、思源学院、汽车科技学院等20余家文明单位参与到爱心之旅活动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