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0日是第12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西安市抓住这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节点,加强全市相关活动的总体策划,组织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精心组织媒体开设专栏加大宣传,并做到节点活动提前预热,之后持续升温,持续推动市民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修订的《西安市民文明公约》并颁布。新修订的《西安市民文明公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基础,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依据,与2001年版《西安市民文明公约》相比,新《公约》新增了志愿服务、邻里守望、传承经典、文化自信、文明出行、崇德向善等富于时代感的新内容。新《公约》共计128字,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内容,简明扼要,内涵丰富,易于背记,利于践行。
二是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市文明办联合市中院、市工商局、市国税局等13家职能部门,在全国省会/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建立了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具体包括四项机制,即:司法执法联动机制、工商企业年度报告联动机制、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通报机制和环境保护绿色信贷机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推进西安社会诚信建设制度化。
三是持续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论坛、道德实践系列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9月20日上午,在市图书馆举办了题为“讲道德、铸诚信、知荣辱”的第30期道德讲堂。通过讲述一名普通电力职工在平凡岗位诚信守信、敬业奉献的事迹,让“讲道德、铸诚信、知荣辱”的理念再一次深入人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活动,全市各类志愿者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关心留守、孤残儿童等活动,在街头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宣传《西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组织感恩秦岭山川河流志愿服务行动,在秦岭开展文明引导、环境保护、拣拾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