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西安工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市工信委主任张新民自然最为熟悉。对于“十二五”期间西安工业的“完美收官”,张新民是这样总结的:
首先是我市通过政策撬动促进了企业加快发展。为了统筹解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投入不足、要素供应紧张等突出问题,2012年,我市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市工业近5年的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提出了支持大企业快速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等9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设立了40亿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与此相对应,“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百项工业投资计划”,每年组织实施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市级重点工业项目150个以上。2012年以来,还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等方式,对重点工业投资、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累计安排市级专项资金12.6亿元。
其次,我市通过园区承载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优质的硬件环境。在全力抓好渭北工业区建设的同时,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区县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
与此同时,引导企业推进创新驱动,促进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则成为了我市工业在“十二五”期间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截至2014年底,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139个、市级127个,市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7个。3年累计实施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470个。
另外,在引导企业发展的同时,政府部门的服务也在不断改善,积极主动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及时高效为广大企业提供普惠服务,努力为企业争取中省资金支持等政府服务的及时跟进,让我市企业免除了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在技术做强、产业做大的道路上奋起向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