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重点发展七大支柱产业
会上,记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坚持高端、融合、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全面贯彻“1751发展战略”,即围绕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一条主线;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医药、食品加工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七个支柱产业;建设渭北工业区、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五个核心工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产业支撑。
到“十三五”末,我市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经济总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末,致力将西安打造成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今年计划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0户
在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2016年,我市计划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重点抓好全力以赴稳增长和强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两项重点工作。
据介绍,今年最大亮点便是我市计划通过在全市深入开展“千人扶千企”活动,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的宣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企业反映问题的收集和协调落实等所有上传下达工作,均由帮扶人员“一包到底”,杜绝人人管、人人不管的现象。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解决一件,销号一件,切实做到帮扶人员下得去、企业情况摸得准、企业反映的问题有人管,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