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群众自发前去悼念陈忠实 记者 尚洪涛 摄
绵绵实意,撼天动地,千秋犹唱白鹿原
耿耿忠心,披肝沥胆,一世不变赤子梦
白鹿原上的樱桃红了,那位用一生书写《白鹿原》的先生却走了。4月29日,晨光刚刚唤醒这座城市的人们,中国文坛最好的作家之一陈忠实,却走完了74载人生路,溘然长逝。消息传出,家人、朋友、文友、学生,还有喜欢他作品的万千书迷沉痛不已,省作协在高桂滋公馆设立了追思堂,连日来,各界朋友自发前来吊唁,为先生送最后一程。
忠诚觅得原上路 实绩赢得举世名
建国路83号,陕西省作协所在地,这里曾见证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更从这里走出了一批伟大的作家。然而从陈忠实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开,这里满目哀伤,一批又一批的市民、读者自发赶来,洁白的鲜花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哀思。作协古老的门头上悬挂着黑色的横幅“沉痛悼念著名作家陈忠实同志”,旁边是巨幅挽联“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绩赢得举世名”,用先生的名字概括了他的创作和他的人品。
追思堂设在高桂滋公馆,而东边耳房正是他当年担任省作协主席时的办公室,先生曾经专为这座小楼写过一篇文章叫《办公室的故事》,也曾在《西安晚报》“西安地理”板块上看到记者写的《高桂滋公馆: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关押处》一文,而饶有兴致地和记者聊起这座小楼的往事。往事历历在目,先生已经作古,只留先生的遗像让人落泪。先生遗像摆在追思堂正中,还是几年前的他,面含微笑,洁白的鲜花簇拥着遗像,而像前摆着第一版《白鹿原》和一套线装本的《白鹿原》,先生曾言要写一本“死后垫棺作枕”之书,如今《白鹿原》依然深受书迷爱戴,先生心愿已了。先生的遗像旁,有两副挽联,分别是“关中正大人物;文坛扛鼎角色”和“耿耿忠心,披肝沥胆,一世不变赤子梦;绵绵实意,撼天动地,千秋犹唱白鹿原”,简练的文字概括了先生的赤子情怀和为文学付出的一生。遗像前摆满了鲜花,都是社会各界自发送来的,每个人都静静地站在灵前向先生三鞠躬,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先生的哀悼。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