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日的陕西省文化遗产日活动主会场,我市为市辖的5处世界文化遗产点设立的监管中心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首个同时管理5处世界文化遗产点的监管机构。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申遗,其中陕西境内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7处遗产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处遗产点有5处在西安,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这5处遗产点,市文物局为此专门成立了“西安市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据西安市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后将对5处遗产点的古建筑沉降问题、古遗址保护现状、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建设等因素引起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每年编写监测报告,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好数据记录和日常管理。据悉此前在杭州、郑州等地也有类似的机构对世界文化遗产点进行监测和管理,但像西安这样一个中心同时监测管理5处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尚属全国首家。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我省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昨日上午9时许,动听的长安古乐、婀娜的敦煌飞天舞蹈,端庄的汉服服饰展演,让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群众大舞台前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市民,这是我省文博系统在庆祝和展示近年来陕西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丰硕成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