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目前,我市老龄化基本情况如何?
市民政局局长王碧辉: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5.2万人,老龄化率15.53%。据测算,今后我市老年人每年约以3.2%速度增长,平均每年新增老年人约5万人,到2021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55万人,未来五年将是破解“养老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和时间窗口。
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30家(其中公办33家,民办97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49个,农村幸福院638个,养老床位总数达到4.3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2.24张,全市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记者:我市“养老难”的难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碧辉:主要有五个难点。一是养老设施和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现有的高中低档、大中小型养老设施区域布局不协调,养老项目设置与老年人需求不匹配。二是市场的潜力没有充分释放。除了养老床位,老人的健康、精神、文化、娱乐等多元化需求都属于养老产业的范畴,而目前,我市养老产业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作用发挥还不明显。三是放管服改革还不到位、思想解放不够,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任务重,民办养老机构审批程序还比较复杂。四是养老服务设施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无论是居家养老服务站,还是农村幸福院,都一定程度上存在养老服务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象。五是服务质量不优不高,养老护理员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破解“养老难”,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王碧辉:首先是编制养老规划,对高中低档、大中小型养老设施进行科学布局规划。目前,我市存量的养老设施有1450个,预计两三年后将突破2000个。但是由于前期缺乏规划约束,存在布局不合理、功能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将按照国务院要求的“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启动《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编制工作。
其次,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政府发挥好“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切实保障好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养老服务,逐年提高困难失能老人护理补贴标准等。市场方面,要着力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培育和发展更多的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同时,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和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适时对现行的部分养老扶持鼓励政策进行调整完善。今后政府在制定养老服务奖补政策上,要充分考虑养老服务提供情况,逐步由“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补服务”转变。
再次,坚持建管并举。既要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又要加强养老的服务监管、安全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今年全力推动曲江老年服务中心项目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投入运营。对新投入运营和床位利用率不高的农村敬老院,也要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同时,督促和指导各区县将更多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交由社会力量运营。
同时,壮大养老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免费在职培训,逐步推行养老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