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樊川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朝。唐朝时,这里是有名的“富人区”,诗人崔户春游至此,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打开了成磊心中诗情画意的另一扇门。春节过后,他在书店买来《唐诗三百首》,并严格要求自己,每天背一首唐诗。
樊川路往西,是今天的子午大道。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句子,描写的正是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荔枝,从子午大道加急运送的场景。
沿樊川路一直往北,就是唐朝时大名鼎鼎的“韦曲”。从汉朝到唐朝,长安区一共出过60多位宰相,其中韦氏家族就有22位,毗邻的“杜曲”出过11位,这在全国都是很罕见的。
唐朝诗人元稹,娶了长安区韦曲的妻子韦丛,韦丛早逝,元稹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的好朋友、诗人白居易与西安,也有说不清的渊源。现在的曲江池遗址公园内,仍有白居易和元稹骑马的雕像,再现了二位诗人在曲江池吟诗作对、骑马悠行的情景。李商隐的另一首《乐游原》,在西安几乎妇孺皆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原上的青龙寺,如今每到清明时节,樱花盛开,游人如织,成为西安市民踏青赏景的一处胜地。
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张永禄曾绘制过一幅历史名人在西安的住所,白居易最初住在现在南二环雁塔南路附近,后来又搬到了祭台村、青龙寺。
在现在的大雁塔北广场,27的白居易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成为“雁塔题名”最生动的注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