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时代来临 足不出户买“洋货”
自2013年11月28日,首趟中亚班列(西安-哈萨克斯坦)顺利开行后,越来越多的货运班列搭载着“陕西制造”向西开行,成为贯通东西的“幸福快车”——去年8月,首趟从西安直发到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中欧班列(西安-华沙)开行,由此形成以西安和华沙为起运集合点、货物分拨点,辐射中国和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中欧班列(西安-汉堡、汉堡-西安)、中欧班列(西安-莫斯科)的相继开通,更标志着西安与欧洲国际贸易的全面接轨。一路向西飞驰的国际货运班列,已成为西安对外开放的标志性符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使者和新名片。今年以来,满载乌兹别克斯坦优质棉纱的首趟棉纱专列(塔什干-西安)的开通和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肉类指定口岸的开通运营,将西安和越来越多的中亚、欧洲国家联通起来,也让更多西安市民享受到了“港口”福利。
2014年3月19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复西安市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同年10月28日,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首日5300多件商品出口欧美,西安市民第一次体会到了足不出户购买“洋货”的方便和快捷。随之而来的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国内外众多电商蜂拥而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在陕西境内已拥有6家门店的“Ulife进口商品直营店”,则依托“西安港”的港口功能和西安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让西安市民能在家门口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洋货”。电子商务正在逐渐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一条“网上丝绸之路”已成为通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