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法国姑娘用双语漫画“宣传”西安文化

2017-04-25 12:05  西北信息报

美珊是个法国姑娘,小时候她沉浸在父母从中国带回家的各种工艺品和收藏品里,想象着神秘的中国。18岁的中国之行,西安成了她最难忘的城市。2012年她成了西安媳妇,2014年年底,她和丈夫黄臻从上海回到西安定居。

两年多来,她在丈夫陪伴和解读下,如海绵一般吸收着这片土地的各种传统文化。“这里的文化很深厚,可很多不被外国人所知,很可惜。”设计师出身的她坚持用双语漫画解读三秦大地的厚重文化,她画了八大怪、秦岭四宝、丝绸之路……传播丝路起点的文化,她还想做更多。

父母常飞中国让美珊爱上西安

美珊的家在法国图卢茨,空客的总部就坐落在这里。1984年出生的她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好奇。“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法航的工作人员,他们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飞到北京等地。”如今一口流利中文的美珊告诉记者,父母飞中国是从上世纪70年代起,那时候的航班是一周一班,所以他们可以待一周再飞回来。这样就有了很多时间观察和了解中国。从小父母会给她看中国的照片讲各种故事,美珊听入了迷。

美珊家里有多少中国元素?他的丈夫黄臻,这个地道的西安小伙因为去法国留学认识美珊。他回忆第一次上门去惊了,吃饭用的是青花瓷餐具,墙上一角挂了几十个各种材质的蛐蛐笼子,厚厚几本中国邮票,各种古钱币,还有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街景照片……

到了2002年,18岁的美珊终于第一次到了中国。她参加了一个夏令营的活动,和十几个小伙伴到了北京、上海、西安、苏州等8个城市,可所有的城市中她最难忘的是西安。“去了好多地方,大雁塔、兵马俑都去了。这里的古建筑特别吸引我,就是特别有气势的历史感。”她记得当时住在钟楼饭店,出行有时会被围观合影。“我们会和当地人交流,感觉这里的人都很友好,他们对外国人好奇,会摸摸我的头发。”

美珊结束了中国之行,2003年就开始学中文,并在这年的冬天遇到了来留学的黄臻,他来自西安阎良,也是一个和飞机有关的地方。随后美珊2006年来到中国留学,在南京完成学业后去上海与黄臻会合,2012年两人结婚。或许是对西安太喜爱,这里也是丈夫的故乡。2014年底,夫妻俩决定回西安定居,美珊就此开始探寻人生中的另一番风景。

不停吸收古城文化用专长“宣传”西安

原本是高级服装设计师的美珊来到西安后发现,服装设计似乎在这里不易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她又深深沉醉在各种传统文化中,不停地去感受、学习。“很多东西太好了,如果不表达传递出去,不被更多外国人知道,太可惜了。”美珊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地道的西安媳妇,她决定用绘画和语言优势做更多宣传传统文化和丝路文化的事情。

美珊特别喜欢户县农民画丰富的色彩和强烈的风格,她又拜访泥塑非遗大师,西安的古建筑、民俗、风情都让她看不够。她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今天,并开始用她的画笔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黄臻眼中,美珊是以外国人的视角看这里的传统文化,经过她的理解再表达,外国人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

这两年多美珊画了非常多西安主题的双语(中法或中英)漫画,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进行传播。比如“秦岭四宝”系列,讲述了“大黄一家人”和秦岭四宝相识、旅游的过程,其中一组是在一张张照片上加入绘画人物完成的。将西安古建和风景画成明信片寄出去,用时尚幽默的风格画“陕西八大怪”。

传播丝路文化也是美珊特别用功的地方。“我出生在法国,但我父亲的祖辈是意大利人,说起来我和丝绸之路还是有关联的。”美珊创作的“丝绸之路”手绘图,它像一张生动的地图,从长安出发介绍了长安的文化和沿途的国家和人物形象以及文化特点。

“现在在法国等欧洲国家,上小学就可以选修中文了,可我小时候就还没有,要不然我会更早学中文。”美珊说其实现在全球对中国文化都非常关注,她觉得自己还会用更多的方式去传播丝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她太喜欢这片土地。陈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浐灞生态区携手南方设计打造“生态+”经济

2017-04-25 17:38阅读

陈士橹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西安举行

2017-04-24 22:05阅读

思想与灵魂碰触 理论与实践结合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接待洛南县幼儿园教师跟岗实践

2017-04-24 16:02阅读

西安上榜自由行热门目的地 二三线城市受青睐

2017-04-24 09:47阅读

西安市国、地税联合举办“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解读”专题培训

2017-04-22 10:01阅读

精准帮扶,携手成长——欢迎子洲二幼教师来市一保交流学习

2017-04-21 15:00阅读

西安市委中心组邀请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连和作专题报告

2017-04-20 17: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