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关于限行的讨论异常热烈,若限行后部分车主必须通过其他交通工具出行,因此,在限行之前应提前做好解决这部分人出行问题的准备工作。
公共交通每天需增加100万人运力
去年冬季因为雾霾天气采取的间断限行措施后,大家通过各种办法解决了出行问题。但是随着7月6日起发布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草案)》(征求意见稿)把常态化限行摆在了每一个在西安生活的人面前:从周一至周五每天限行两个尾号。
早在今年2月,西安市治污减霾办在环保局官方网站发出“你支持西安机动车常态化限行吗?”的调查问卷后,根据华商网的同题调查显示,3300多名网友参与投票中52%的不支持常态化限行。记者随机询问了其中的20位网友,他们也都在为限行之后各自的出行问题发愁。
根据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1-5月西安市经济运行情况中内容来看,城市地铁客运量2.32亿人次,同比增长52.4%;城市公交客运量5.88亿人次,下降9.2%。今年1-5月总计151天,由此可以计算出西安地铁日平均运送153.6万人次,西安公交日平均运送389.4万人次,每天有543万人次选择这两种公共交通出行。
西安市常住人口883.2万人,其中7成生活在城区,以西安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5%来计算,意味着每天有618万人的出行中有278万人是通过公共交通解决,其他人则是通过小型汽车、非机动车以及步行等方式解决。
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60万辆,但西安市城区集中了约200万辆小型汽车,一般来说每车乘员为2-3人,平均下来为2.5人,这样的话,小型汽车可以解决近500万人的出行问题。如果采取限行措施之后,每天将有100万人的出行问题无法通过小型汽车实现,这时候就需要由公共交通主要来承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