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紧急通知,启动Ⅳ级防抗干旱预案。
7月份以来,西安市持续高温,降雨明显偏少,比多年同期偏少5成左右。加之持续晴热高温,导致田间耗水量增加,土壤失墒严重。通过全市10个测报点土壤墒情调查,其中5个测报点土壤平均含水率低于60%,全市39万亩农田处于受旱状态。旱情持续并呈加剧之势,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造成不利影响。
旱情发生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迅速部署防抗夏伏旱工作,四次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区县检查督导,及时申请下拨省级抗旱特大补助费130万元支持抗旱,由市级抗旱物资储备向受旱区县调拨发放龙带、水泵等价值35万元的物资设备支持区县抗旱。根据全市受旱情况分析,7月21日,西安市启动Ⅳ级防抗干旱预案。 通知要求各区县全面落实抗旱责任,迅速动员干部群众,细化防抗措施,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应对当前旱情,全力组织抗旱灌溉,及时为用水困难地区群众调水送水,减轻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各有关受旱区县已全面落实抗旱责任,迅速组织干部群众投入当前抗旱工作。临潼、阎良、高陵等区县发挥省直大型灌区水源优势,开动全部设施引水灌溉,日灌溉进度1万余亩,已完成夏灌抗旱58万亩。同时,沣惠渠灌区干旱期间已施行免费灌溉政策,对其它小型灌区要求区县从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补助。各区县抗旱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了机动灵活、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抽调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抗旱灌溉技术指导、抗旱设备检修服务。蓝田、临潼等县区抗旱服务队还为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的偏远地区群众送水,全力保障群众用水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防抗夏伏旱工作有力有序进行,累计投入机电井3.39万眼、抽水站137处、灌溉机具126台,投入人力16.84万人次,全市已完成夏灌面积143万亩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7000人,确保了旱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记者 肖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