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街头出现一种共享童车——网友戏称为“共享遛娃车”。就在上周,西安也出现新兴共享经济产物——共享购物车,1小时1元钱,还可以推回家使用。
“共享”带来消费模式的升级,并用便捷的使用体验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但就现阶段的“共享”大家族——从共享汽车、共享自行车,到共享健身房、共享床位等等来看,大多数也只是理念上的创意。“共享”帽子之下,西安市民到底期待共享些什么?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调查。
知识有传承 学生:希望书籍能共享
25日下午,记者在西安红缨路一家知名课外教育辅导机构,想就“希望‘共享’什么”对初中就读年龄层学生进行采访。记者在“初三预科班”,即就是开学即将升至初三年级,在暑期进行语、数、英提前预习、学习的班级里看到,20多名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使用教材是上一届用过的。负责该班考勤管理的杨老师说,之前有学生借用学长学姐的教材进行学习,他们觉得不错便提前告知学生和家长进行倡导。
李昂在西工大附中就读,寒暑假父母都会为他报预科班,对下学期的课业进行提前学习,“每次我都是借堂哥的课本,他在上面划的重点还有解题的公式,我都差不多可以自己看懂,能自学呢。”和李昂同班的另一位同学也说,他小学在试验小学就读,学校有读书角,大家把自己阅读后不再需要的课外书,统一放到学校提供的书架上,“上了初中,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了,大家把自己读过的书共享出来,可以保证书籍的品质,也为大家忙碌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个聊天的话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