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的胳膊能摆出不同造型
出院回家后,有一次在家里陪父母看秦腔、京剧,她被剧中人物的服饰造型深深吸引。从那一天开始,刘翠翠决定要用毛线仿照剧中人物做出漂亮的“人偶”来。
凭借之前的毛线编织功底,刘翠翠开始了独特的毛线创作。她先用毛线织出一个有腰身、有肚子的圆柱体,内用包漆的铝丝、铜丝做出人物四肢的各种造型(包括手指),再用棉花填充好,织出两个胳膊连在一起……在刘翠翠看来,人偶最精细的部分是织出合身的衣服。“为此也拆过无数遍,因为有一个尺寸对不上,衣服就穿不上。”
一遍一遍揣摩,一遍一遍记录。这种工作刘翠翠用费眼睛、费时间、费手工几个字来形容。每天下班后忙完家务,晚上8点多开始坐在台灯下,一做就到了十一二点,一个人偶平均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第一个人偶作品是穆桂英挂帅。毕竟是精细的活儿,刘翠翠一直觉得这这些是需要花心思的,特别是作品快好的时候,更应该高度集中,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碰坏其他的东西。作品像自己的孩子,刘翠翠说她不想有任何的“损伤”,即使是玩偶的发饰和真人也是没有任何区别。底座有玻璃珠进行增重保持平衡,因为内部有铜丝,玩偶的胳膊也能摆出不同的造型。配饰是从网上淘回来,一个一个挑,串珠子、做刺绣,每一个细节,甚至神韵都是仿照真人戏曲中的角色定位的。所以,从最开始玩偶平面的脸,到现在钩出鼻子、做出眼窝的立体脸,刘翠翠的毛线人偶已经上了很大一个台阶。
“我还想做一套金陵十二金钗。” 摆弄着手边一个“关羽”人偶的半成品,刘翠翠说她还想做出很多戏曲人物造型的人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