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有效治理,西安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图为灞河风光。
■去年冬防期污染物降幅全省第一
■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同比下降51%
■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994台
■淘汰黄标车14826辆
■推广新能源汽车22309辆
■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531户
2017年收获180个蓝天、冬防期我市污染物下降幅度全省第一……作为环保工作的头号工程,解决民生“九难”问题之首,补齐“十大短板”的重要内容,2017年以来,我市实施铁腕治霾攻坚战,亮出成绩单。
我市改善空气质量进步大
据了解,2017年全年我市蓝天数为180天,较2013年(国家“大气十条”和陕西省“五年行动计划”起步年),优良天数增加42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下降31.2%、细颗粒物(PM2.5)下降30.5%、二氧化硫下降58.7%、二氧化氮下降3.2%、一氧化碳降低28.6%。
据省环保厅副厅长郝彦伟介绍,去年冬防期(从去年11月15日到2018年3月15日)以来,陕西10个设区市PM2.5、PM10以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均下降。其中,西安市在全省10个设区市改善程度最大,PM2.5浓度同比下降29.7%,PM10浓度同比下降18.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下降51%,三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位于全省第一位。
“去年以来,由于工作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关中地区同样的气象条件下,西安市改善空气质量取得的进步比周边的城市大。去年,西安市优良天数已经高于咸阳26天,高于渭南15天。”郝彦伟说,
去年进入采暖季以后,西安重度以上污染天数量下降,同比减少了一半。
“去年还有一项指标,在考核每一个单位的时候,有一项群众测评,2017年所有部门当中,西安市环保局排在第二名,这个数据的变化也能反映出空气质量出现的变化。”郝彦伟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