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至2020年两处文化区要疏散3万人
《管理意见》提出,至2020年,在明清历史文化区及隋唐历史文化区内,疏散人口3万人,增加50公顷绿地、广场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至2025年,初步形成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核心区。
在实施过程中,将坚持保老城建新城的原则。将本次规划管控范围为代表的老城区作为管控和提升的重要区域,有序疏解、有机更新,体现古都历史风貌。
优化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环境,坚持“只拆不建、多拆少建、最多拆一建一”,降低重点历史文化区域过密的建筑和人口;以资金换空间、用空间增绿色、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平衡全市公共资源布局,引导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的医院、企事业单位、大型生产物资专业批发市场外迁。
为降低密度,《管理意见》明确要求:明城墙以内不再新增居住用地,各类以划拨形式供给的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办公、文化、农贸市场、文物保护等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不得变更、兼容其他经营性用地(居住、商业、旅游、娱乐)土地。企事业单位、高校、医院、科研院所不再新增住宅建设。
要求
鼓励成片整体更新改造不得小规模插建
同时,明清、隋唐历史文化区内分别占地规模7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以下建设项目不得单独建设,此占地规模居住用地只拆不建。优先用于公园绿地、市民健身广场、社会停车场(地下)等公益设施建设。
鼓励成片整体更新改造,不得小规模插建。整体更新改造的建设项目应优先考虑自身及周边用地的公共配套设施。超出自身配建标准, 主动承担周边用地现状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建不足的,奖励相应的地上开发建筑面积,纳入规划条件。
进一步降低居住用地容积率和商业用地的容积率上限,居住用地的容积率上限由最大2.8降至明清历史文化区的1.2、隋唐历史文化区的2.0;商业用地的容积率上限由最大6.5降至清历史文化区的2.0、隋唐历史文化区的3.0。
为保障实施,该《管理意见》明确了实施机制及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并对违反本《管理意见》的进行严肃追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