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常备一些药品。但是药物过了保质期该怎么处理,很多人似乎都不知道。“过期药处理不当有危害,但却不知道上哪才能给它找一个合适的‘容身之处’。”在西安某高校当老师的市民崔女士日前向记者反映了这一忧虑。
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多家药店及社区,并采访了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发现家庭过期药处理面临回收意愿低、回收点难觅、无统一长效管理机制等诸多问题。
讲述
家里过期药难处理
家住航天城某小区的崔女士春节前大扫除时从家里整理出一堆过期药。
“有的是医院开的处方药,吃了一半病好了没吃完。有的是自己从药店买的家庭常备药,买来就忘了,连包装都没拆。”崔女士说,怎么处理这些药,让她犯了难。“过期了肯定吃不成,扔了吧,我不知道该往哪扔。”
崔女士告诉记者,她知道很多药品成分都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当普通垃圾处理可能会污染土地、水源,还可能通过食物、饮用水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可她在小区及周边问了一圈,没人能说得清该将这些药送到哪里。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不少人都说城市里有固定的过期药品回收点。可我把周边的药店都问遍了,也找到街道办打听,都没人能说清楚该怎么处理。”崔女士希望,这一问题能得到关注与解决。
数据
超八成人随意丢弃
记者检索发现,阿里健康去年发布的《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但80%以上的家庭都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产生过期药品约为1.5万吨。
这一数据是否同样代表了西安的家庭药品储存现状?近日,记者相继采访了20位市民,其中17位都表示自己有储存药品的习惯,而会定期清理药箱的人却只有两个。对于过期药如何妥善处理,20个人则一个都说不上来,均表示不清楚西安哪里有过期药品回收点。
市民小柏给记者提供了2017年他从西安交大硕士毕业时做的一份关于《西安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现状》的问卷调查。这一调查参与者达1014人,涵盖西安13个区县,数据更加精准。记者看到,调查对象对药品有效期的关注程度达94%,也有93.3%的人明确表示,知晓过期药品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但选择将过期药品送至回收点的只有7.2%。84.9%的人都会将过期药品随生活垃圾一起丢掉或“从下水道冲走”,还有6%的人选择“一直放在家里”。
对于不将过期药品妥善处理的原因,小柏也在这1000多人中做了调查,结果显示,44.8%的人都不知道药品可以回收,29.6%的人想进行回收,却不知道哪里有回收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