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包装好后,要按时放到带盖子的桶里
家具等大型垃圾处理需要花钱买处理券
去过日本旅游的市民,都有一个最直观的感觉,那就是“干净”。
日本人口多,但是垃圾分类一直走在全球前列。做到如此干净,和垃圾分类措施的实施,都有哪些联系?下月起,西安也将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如何向先进经验看齐?近日,三秦都市报记者联系到长期居住在日本东京、大阪、札幌的3位中国华侨,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的,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厨余垃圾处理
需要一系列复杂程序
今年32岁的秦女士长期居住在东京,经营一家中餐馆。
她说,垃圾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也就是可燃烧垃圾,一星期可以扔两到三次。垃圾要在餐厅堆放,所以处理工艺不仅复杂,还特别耗费时间。“因为厨余垃圾要进行除水沥干处理后,和其他可燃烧垃圾放到一起,统一回收。”
厨房下水道堵塞的一大元凶是油脂凝结。日本不管是家庭还是餐馆,做饭产生的废油都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秦女士经营的中餐馆,锅里用于油炸食品的食用油,在每天打烊后,还要专门与其他水分分离,再在锅里倒入凝固剂,让油凝固成块状,然后装进可燃烧的厨余垃圾袋内,避免破损造成油渍乱流,污染环境。
秦女士说,这种油脂凝固剂在日本十分普遍,几乎家家都在用,买凝固剂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餐后有油的盘子同样要用纸巾拭去油污,之后再进行清洗。这些污损的纸巾也属于可燃烧垃圾。
厨余垃圾的处理并不仅仅是油,其他果皮的处理同样复杂。秦女士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比如吃剩的西瓜皮,需要切成拇指大的小块,铺在纸巾上或者放入纸质垃圾盒中,拿到通风处晾干。或者用纱布包裹食物,将四周卷起拧成条,穿过一个自制的狭小孔隙,用力挤压排出多余水分,避免西瓜皮随意扔在厨余垃圾里,因积压而流出汁水。
“我们必须在周一或者周四早上8点前,将厨余垃圾放到指定地点等待回收。”也就是说,周一晚上的剩饭,只能等到周四早上才能丢。刚开业那两个月,她经常因扔垃圾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垃圾处理好,就要捂着剩菜剩饭,在弥漫着腐烂味道的屋子里再过一个星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