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仲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7月12日发表新闻声明称,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的所谓“裁决”对中菲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希望双方遵守“有关义务”,并以此为契机恢复和平解决争议的努力。
日本外务大臣就仲裁庭公布最终裁决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裁决”为“最终结果”,对当事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国有必要接受“裁决”,并称强烈期待当事国接受裁决。
澳大利亚领导人声称,有关裁决对当事方“具有约束力”,希各方予以遵守;澳将继续行使国际法赋予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权利。
反对“仲裁”或支持对话解决争端
柬埔寨首相洪森: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是“出于政治动机”。柬埔寨不会支持这样的结果。他说,一个非东盟国家的大使曾企图游说柬埔寨和其他东盟国家支持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某些域外力量纠集力量反对中国,将给东盟和地区带来负面影响。域外国家应停止干预南海问题,有关方面应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分歧。
马拉维总统彼得·穆塔里卡:马方理解并支持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上的立场。马拉维将与其他非洲国家一道,支持有关各方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而非诉诸强制仲裁。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津方坚定支持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主张,即相关国家要通过双边对话,和平解决争议。
赤道几内亚执政党民主党总书记奥萨:菲律宾单方面就南海问题提出国际仲裁是不合适的,不利于南海和平与稳定。在涉及领土和领海纠纷的问题上,双方应该在相互尊重主权的情况下,根据《联合国宪章》,在国际法的范围内通过双边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他呼吁菲律宾尽快回到协商谈判的轨道上来,保持南海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