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自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信访矛盾不断凸显。如何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减少群众诉累,减轻群众奔波劳累之苦,架起干群沟通桥梁,提高政府公信力,让人民群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信访问题,是当下各级党委政府普遍聚焦的热点问题。汉滨区大河镇立足镇域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敢为人先,巧打公众微信在线信访信息平台牌,走出了一条温暖民心,助力扶贫的信访路子,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
大河镇镇域面积大,贫困人口多,在数据清洗、扶贫对象的识别过程中,一些人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准,总认为镇村干部处事不公,三番五次来到镇政府咨询政策,表达诉求。大河镇山大人稀,最远的瓦房村,那里的村民来一趟镇政府,步行、坐车往返得半天时间,时间、精力和经济都要消耗。这样的话,他们不但不能安心地务工,兴产业,还要为信访的事情误工贴钱,那么,精准扶贫就背离了初衷。于是,我们就出台了在线信访这一工作举措。大河镇镇长王诚这样介绍。
大河好声音是大河镇政府微信公平台,关注总数一千四百余户。针对微信平台方便快捷这一点优势,他们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在大河好声音官方平台开通在线信访栏目,群众在登录平台后,进入此栏目便可反映问题,表达诉求,举报干部违纪违法情况,表达对扶贫攻坚工作的良好建议。管理员每天及时查看后台,对舆情信息进行了梳理。自己能回复的及时回复,不能回复的重大事项形成信访件,报相关领导批示后,转至对应职能部门,限时办结。
该镇瓦房村十组的谢庭智,父母年迈体弱,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住房困难,家里开销靠自己打点零工维系。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中,谢庭智通过在线信访反映家庭贫困情况,并上传了老房子照片。在后台看到此信访件后,我立即将信访内容形成信访件,交给副镇长辜显青,辜镇长与村干部进行核实,经过核查,在贫困户第一次评选时,已经将该户纳入贫困户,由于他本人在外地务工,父母未及时告知,所以产生了误会。虽然是个误会,但是庆幸的是这个误会发到了我们自己的平台上,试想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信访阵地,那么这位村民可能会将疑问和诉求发送到区长信箱或者市长信箱,就会造成更大的误会,对政府的形象也有所影响。该镇宣传办主任鲍莹莹结合实例给我们讲了在线信访的工作流程。
该镇在线信访上线运行后,到镇赴区上访的人明显减小。通过在线政策宣传、讲解,在数据清洗复核工作中,群众对扶贫政策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思想工作相对容易做了。堰湾村老贤达文光忠听了儿子的政策讲解后,主动退出贫困户。在他的影响下,个别不符合条件而又要享受扶贫政策,一些争做贫困户的村民也收敛了自己的不正确作法。
分管维稳工作的该镇人大主席刘长平介绍:实施在线信访,形成信访矛盾的缓冲带和防火墙,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本级,减少信访案件越级发送,大大减轻了上级政府信访的压力,提升了政府在百姓中的地位。
据了解,在线信访自今年2月份上线运行以来,共收到有效信访260件,线上回复结办220件,线下结办8件。大大节约了群众的信访成本,架起了一座干群连心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