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认为,冬季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果真如此吗?对此,笔者咨询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其实,每年七八月份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暴发的季节。因此,入伏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做好预防措施必不可少。”“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顽敌’,所以,冬季和夏季心脑血管疾病好发。”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二科副主任仇卫锋介绍,从往年临床经验来看,每年入伏后,气温与湿度相对较高,心脑血管疾病就诊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多,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入伏后,由于天气闷热,不仅气压低,而且湿度大,人体大量出汗,新陈代谢加快,血液黏稠度就会上升,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并且,夏季炎热,更易产生睡眠问题,情绪易躁怒,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几率。
那么,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仇卫锋建议,首先,莫贪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最好将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以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适当增加时令水果、蔬菜。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员密集的地方。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态乐观。另外,仇卫锋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停药。仇卫锋说:“擅自停药是不可取的,容易诱发脑出血等疾病,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温瑶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