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构建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上篇)

2017-10-14 08:15  渭南日报

给身体和心灵放个假,登上那高山之巅,畅游那河汉之畔,寻找乡村的静谧,发现美味的狂欢,聆听古镇清晨的钟鸣,感受唐皇如画的江山,这里是渭南,有一片壮丽的河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立足“文化强市”战略,把繁荣文化发展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文旅联姻,全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业春潮涌动,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仅2016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480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91%;旅游综合收入366.3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35.5%,综合排名位列陕西省第三。一个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已经傲然出现在秦东大地。

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不单单是以摩天大楼的高度来丈量,更需要以深厚的文化来涵养,以卓越的精神来领跑。重视以精神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城市内在精气神的涵养,这历来是渭南的优良传统和比较优势。2014年以来,渭南在全市掀起了树立渭南标杆活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无数标杆人物,正是这些“标杆”的引领作用,正是他们对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不断探索和构建,使渭南的发展更具活力。

渭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阿宫腔、合阳提线木偶戏、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尧头陶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杜康酒酿造技艺、司马迁民间祭祀、合阳提线木偶制作技艺等26项入选省级保护名录。

一杯乡村游,足以慰乡愁。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已基本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4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6.3亿元、增长13.1%。大荔同州湖、蒲城重泉古城等成为周边众多群众首选的乡村游地点,有效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回首这5年,渭南不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景区建设多点开花。少华山森林公园、卤阳湖、桃花源、同州湖、尧头窑、潼关古城、莘国古城等一大批景区建成开放,渭南也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紫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持续开展路面防控

2017-10-13 17:47阅读

游客乘火车掉落万元现金 民警苦打几十通电话寻人

2017-10-12 18:10阅读

平利县委“五人小组”听取2017年巡察工作汇报

2017-10-11 17:29阅读

“赋能工程”让贫困生端上“金饭碗”

2017-10-10 08:38阅读

石泉“水乡之秋”美食赛,评委游客都吃美啦!

2017-10-06 12:00阅读

安康市发改委筑牢“双节”纪律“防火墙”

2017-09-30 19:45阅读

石泉:“双节”前冒雨慰问计生特殊困难家庭

2017-09-29 13: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