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刘海刚,资深数学教师,西安实验小学的少先大队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德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提问人:陈女士,女儿十一岁,上五年级
刘老师解答: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增加孩子的紧迫感,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这个目标的制定一定是有依据和基础的,这里的依
据具体来说就是期中考试的成绩以及孩子平时的表现。切忌制定一个过高的标准,孩子认为完成不了的,他们往往会放弃努力,这样岂不是适得其反了。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谈一谈,共同分析后,让孩子自己给自己一个目标。
考前要不要给孩子制定一个高目标?
提问人:宁女士,儿子八岁,上二年级
刘老师解答:可以这样,物质和精神的奖励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但大家应注意精神的激励是主要的,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老师和家长都应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奖励,最简单的就是口头上的夸奖,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肯定。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物质上的许诺。家长们应该注意,一定要说到做到。另外,不要经常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次数多了,起的作用也就小了。要不要(以礼物等)许诺给孩子?
提问人:付女士,儿子十一岁,上五年级
刘老师解答:在考试前这段时间,晚上可以适当地延长学习时间,但是不要影响孩子的休息,有的家长让孩子晚上夜战到12点多,这样孩子就不能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因而也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得不偿失。家长们可以在孩子完成作业后,针对孩子的薄弱点,让孩子有目的的学习或者做题,还是那句话,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因此没必要“开夜车”。
考前“开夜车”可行不?
提问人:王女士,儿子九岁,上三年级
刘老师解答:家长应是学生的帮手,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孩子梳理知识。家长起一个辅助作用,毕竟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家长还应该疏导孩子考前的紧张心理,孩子紧张的原因一般都是怕考不好,怕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所以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要求可以有,但是要从实际出发,别让孩子压力过大。复习中,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文/记者梁婕实习生贺敬芝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