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队伍中间对理论问题的探讨之所以显得不活跃,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没有给干部提供一个通畅的渠道和平台,一个交流、交锋的机会。有鉴于此,当前我们有必要尝试建立经常性的党内理论研讨制度,吸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党政干部积极参与,并尝试将其作为对一些重要政治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必要指标。这些党内研讨可以是交流式的也可以是交锋式的,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封闭进行。形式不同,但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即给我们的党政干部提供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活跃党内理论空气,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提倡干部亲自动脑“学习”、动手写报告和起草重要文件。亲自动手写报告起草文件曾经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说过:“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党政干部诸事繁多,一些应酬工作委托旁人“代劳”本也情有可原,但惟独思想不可、学习不可。要克服思想懒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倡理论学习上的“自力更生”,提倡干部亲自动脑“学习”、动手写报告和起草重要文件。党政干部是“实践家”,同时也是学习者、思想者,勤于思考才能善于思考,亲自调查研究可以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亲自起草文件则有助于敏捷的理论思维的养成,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方式。
党风由上而下,干部队伍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要由上至下。“党要管党”,党的领导者首先要管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这一问题上党政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重要日常工作,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普通党员和党外群众,切实肩负起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提升社会思想境界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政治使命。
文/赵刚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