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后咋管理 三种模式可借鉴
专家建议
政府投入巨资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是一件利于老百姓的好事,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持续修缮是维持小区良好状态的关键。完成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后续管理上如何防止“返老”呢?
模式一: 引入专业物业公司
公园南路228号院改造后启用新模式
西安国际港务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总经理、注册咨询工程师张跃建议,对于管理规模大、具备专业化物业公司进驻条件的单个小区,通过组织业主成立业主大会,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进驻管理;规模较小的小区,就近进行整合形成规模,由一家物业企业统一管理。
“楼院面貌要彻底改观,不仅基础设施要改造,改造后的管理也得跟得上。”新城区房地产开发公司房管所所长郝亚元说,公园南路228号院,从1988年建成后就一直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入驻,等这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会召开居民大会成立家委会,如果有条件还会再公开招聘一家物管企业,到时根据市场化的运作,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的日常管理。
模式二:居民自治
典型社区:柏树林街道东仓门社区
目前,西安已有不少小区采取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柏树林街道东仓门社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2013年东仓门社区结合“一格三员”网格管理模式,提出“我的小区我的家、我的小区我做主”的理念,先后在无人管理的居民院落,以单元为小组,成立了27个居民自管小组,涉及10栋楼、523户居民。有效建立了环境卫生、居民教育、治安联防等公共事务自我管理机制,在每个单元设一名自管小组长,并增设调解员、治安员、卫生员,组成“一长三员”管理构架,扩大居民参与面和自管工作力度。由社区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组织各小组组长每月中旬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末召开一次联席协商会议。涉及集体利益和个人切身利益时,通过居民民主议事决定。居民自管小组建立以来,使居民找到了参与公共事务的新途径,东仓门小区的卫生、治安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