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提升西安竞争力影响力(2)

2016-12-21 10:08  西安日报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近两年来,西安全市通过抓精品选题策划,建立深入生活制度,加大资金扶持,推动文艺创作聚焦质量、提升品质,推出了《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千里雷声万里闪》《李三枪》《红旗漫卷西风》《西京故事》《我在北京挺好的》《空巢姥爷》等一大批佳品力作,先后有多部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戏剧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 15部影视文学作品被省委宣传部列为2016年重大重点文艺精品扶持项目,数量创历年新高。

利用历史文化禀赋优势,加强选题策划,我市推出了《大秦帝国》《礼乐中国》《白鹿原》《大秦五行少年传》等一批历史文化题材的文艺精品。启动“丝路文明·西安文脉”美术、书法重大题材创作工程,邀请大批西安知名艺术家,围绕传统文化、丝路文明进行主题创作,展示中华文化基因和西安文化根脉;围绕弘扬周秦汉唐传统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主题,先后推出了《西安小史》《诗赋长安》《班固传》《秦岭四库全书》等系列文化丛书和图书,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在前不久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西安推送的秦腔《易俗社》、舞剧《传丝公主》等成为文华奖评奖剧目,其中西安演艺集团推出的话剧《麻醉师》获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秦腔艺术家惠敏莉获得文华表演奖。

市民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公益电影放映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演出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剧(节)目7100多场,年均公益电影放映35000多场,提前三年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举办了“千场戏剧下乡惠民演出”、送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等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时,我市组织开展了“文化西安”“欢乐百姓”“丝绸之路”“中国梦”等系列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等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获得感。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近年来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已达113座,比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古都西安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西安博物院、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举办的《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东波斋珍藏展》等展览不断走出省门、国门,引起广泛关注和赞誉。博物馆具有收集、保存文物标本、文物修复以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等功能和作用。随着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博物馆成为人们文化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补充知识的好地方。

文化产业是西安市率先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目前西安市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总局授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36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重污染天气一级应急响应 呼吸科及心脑血管门诊量翻番

2016-12-21 09:18阅读

西安市探索污泥处理处置新模式 筒仓式污泥好氧发酵技术获肯定

2016-12-20 21:26阅读

录制教学视频网络直播授课 西安中小学停课不停学

2016-12-20 19:41阅读

西安市第八保育院召开中层干部竞聘大会

2016-12-19 13:00阅读

西安教育局发布空气重污染一级应急响应停课通知

2016-12-18 23:01阅读

2016年下半年西安市幼儿园、中小学教师 资格考试面试报名、现场确认工作通告

2016-12-16 17:05阅读

西安培华学院师生在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总决赛斩获殊荣

2016-12-16 11: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