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8月8日,西安市党政代表团继续在成都考察:武侯区行政审批局的大数据分析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的国际国内两张物流网,成都祥福环保发电厂以零污染实现垃圾减量78%……这对西安的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开放经济、生活垃圾处理等都具有很好的启示。
第一站 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政务中心)
手机加油站、婴儿车、轮椅、母婴室……在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政务中心),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感到如沐春风。2008年12月,武侯区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 政务服务大厅于2015年10月8日正式对外运行,共有8个功能区,设295个对外服务窗口,为市民提供7×24小时的服务。目前已有289万人次取号,日办件量达7500件以上,日均人流量8000人次左右,高峰期超过10000人次。
“我们的服务有两大特点。”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杨海平告诉记者:“首先是经过三轮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现了行政审批局和政务中心合署办公,将原区级职能部门行使的127项行政许可事项、50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划转到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目前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已达96%,实现了政务服务全互通、审批流程全融合、服务群众全天候、监督管理全方位。”
此外,行政审批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技术人员高文伟说:“我们有一个武侯区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化大厅、绩效考核、标准化工位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四个部分,打造全流程线上线下综合服务。”
记者留意到,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务中心一大亮点。如通过男女比例分析、年龄段分析、办理时段分析、少数民族群众办理业务分析、人员地域分布分析,为办事群众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便捷高效的服务,这也使中心一次性办结率提高了13%左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