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 成都国际铁路港
成都国际铁路港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四川内陆自贸区核心极的主要承载体。
昨日上午,代表团一行来到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参观。 “这里坐拥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国内功能最全、最具竞争力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先后获批国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境肉类指定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长江流域12个关区构建‘多点报关、多点验放、自主运输’的全域大通关模式,已形成‘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跨境班列网络和以成都为主枢纽的跨境货物集散中心,建立起以中线为主,北线、南线为辅的3条国际干线和厦蓉欧、深蓉欧、甬蓉欧等11条国内干线,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国内物流‘两张网’。”成都国际铁路港党工委书记任智勇告诉记者,截至2017年6月,蓉欧快铁已累计开行1016班,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累计实现吞吐量300.9万标箱。
“成都有产业基础,产业辐射和集聚能力比较强,这也让国际铁路港能有很好的发展。”任智勇说,下一步成都国际铁路港也会前往西安考察,了解作为国内首个内陆港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情况,加强两港业务合作,共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站 成都祥福环保发电厂
“环保投入占我们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通过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垃圾渗滤液、飞灰进行有效治理,我们实现了无害排放。”成都祥福环保发电厂综合管理部主任张燕告诉记者。
据了解,成都祥福环保发电厂是成都市第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民强村,占地156.709亩,总投资8.6亿元,由成都中节能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营运,特许经营期25年,是市政府采取BOT方式筹资建设的重点项目。
该发电厂是目前西南地区处理工艺最先进、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执行环保标准最高的环保发电项目,采用先进的机械炉排炉焚烧技术,并引进相应的半干法烟气处理技术及自动燃烧控制技术设备,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最大限度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1800余吨,年处理量65万吨。”张燕介绍说,目前发电厂运营成本中,政府垃圾处理补贴费占30%,垃圾焚烧发电效益占70%。“发电厂年供电量2亿度左右,日发电量可供10万户成都市民日常用电。”
记者了解到,发电厂垃圾减量效果明显,100吨的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后,仅剩20吨的炉渣和2吨的飞灰,垃圾减量达78%,而烧剩的炉渣可以用作建材和行道砖,渗滤液经过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废气经过脱氮、脱硝、脱酸、去除重金属和二噁英,可以达到欧盟2000标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