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下午,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开幕,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上官吉庆在报告中提到,过去的一年,是大西安追赶超越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西安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大西安建设实现精彩开局。
西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多项指标创近年新高
2017年西安市生产总值完成7469.85亿元,同比增长7.7%(原口径增长8.5%),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进至第9位,实现历史性跨越。
签约引进项目847个,投资规模达2.35万亿元,为历年最高,被环球网评为“2017最受国际关注中国投资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5亿元、增长10.5%。进出口总值2545.4亿元、增长39.1%,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4.5亿元、增长9.7%,其中税收增长20.4%,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01.6万户,成为全国第7个过百万的副省级城市。净增“五上”企业685户,创近五年最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
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 特色农业发展亮点突出
都市型现代农业“一区三带七板块”格局不断完善,苗木花卉产业基地面积达到73.4万亩,临潼石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蓝田大杏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个、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休闲农业接待游客23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4.1亿元。蓝田全域旅游经验在全国推广。泾河新城茯茶镇获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
保障和改善民生 连续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过去一年,着力破解民生“九难”,129项民生重点提升工作和“十个一”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536元和16522元,分别增长8.2%和8.8%。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5.4万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覆盖。打通断头路27条,新购1900辆纯电动公交车,有效缓解了市民“出行难”。改造城中村(棚户区)19个,回迁安置群众2.63万人,改造老旧小区269万平方米,18万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下大气力解决长期困扰市民的房产办证遗留问题,为5.5万户群众消除了“烦心事”。新建改造厕所1668座,获评“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全面实行小学低年级“弹性离校”制度,10万余家庭从中受益。为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增项免费体检,惠及群众62万人。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5个、规范整治111个。全力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全国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连续6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记者 陈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