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很多市民对碧水蓝天的昆明池、清新迷人的茯茶镇还记忆犹新。而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西咸新区全年优良天数为176天,同比增加10天;PM10和PM2.5浓度同比下降11.6%和12.2%,改善程度分列在了全省第2位、第4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99,较以往大为改观,排在了全省第10位,改善程度在全省和关中,分别列到了第4位和第2位……西咸的“好天气”,在与日俱增。
为加快推进治污降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西咸新区于3月9日召开了2018年铁腕治霾工作大会,并依照《西咸新区“铁腕治霾·保卫蓝天”2018年工作方案》,推出了56条铁腕治霾措施;这些措施还按“六定”原则配套有一系列追责问责机制,堪称新区“史上最严”。
在方案中,西咸新区从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对高排放企业有效监管、持续整治扬尘源,到生态治霾、科技治霾等,都进行了详细、准确的任务安排,不仅要求高排放企业关停搬迁,于5月1日起限产50%;还将逐步对电力企业启动搬迁工作。总共56条治霾措施,任务完成时限明了,责任单位清晰,如要求热电企业全部完成热电联产改造,在采暖季以热定电;要求新区新建建筑全部采用中深层地热能供热,全面开展扩水增绿等措施,并逐一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为确保落实,西咸新区在措施出台的同时,按“定性、定量、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的“六定”原则,制定细化方案,建立了严格的追责问责机制。据悉,对56条的督查考核,由新区监察局牵头,新区督查室及铁腕治霾办抽调专人组成督查考核问责办,对推诿扯皮、不尽责、不作为、慢作为的地区和部门严肃问责。每个季度由新区治霾办对各新城、园办及街镇铁腕治霾工作进行考核,结果纳入新区季度目标责任考核。同时,新区新城管委会分管领导要持续开展带队检查,特别是要抓好节假日和夜间零时前后检查督导;新区、新城两级督查室要对领导批办、媒体曝光、会议决定等涉及铁腕治霾的相关事项,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等问题重点督办,跟踪问效。此外,新区治霾办、环保部门要开展常态化环境执法检查,凡抽查检查发现的突出大气污染问题的,一律移交问责追责,确保新区铁腕治霾各项措施和工作顺利推进。
据悉,根据《西咸新区“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西咸新区“铁腕治霾·保卫蓝天”2018年工作方案》,西咸新区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年度铁腕治霾组合方案,全面完成考核目标任务,推动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记者 潘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