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塔九偏。由于古代建筑技术的限制,现存砖石古塔大多存在不同程度倾斜。对于这些古塔该如何修缮?
3月25日,“九层云外倚阑干:建筑遗产——古塔保护技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在交流发言中,多位专家谈到古塔纠偏问题。
近年来陕西对数十座有安全隐患的古塔进行了加固
研讨会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来自意大利、日本及中国多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古塔工程勘察、保护措施比选、结构加固设计、古塔保护工法、全信息施工法中的塔体监测等展开研讨,总结已有成果,交流保护经验。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表示,陕西保留了大量古塔建筑,是中国保留古塔较多的省份之一。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文物保护专业机构,致力古塔保护30年,完成多项古塔文物保护工程,在科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熟做法与成功经验。近年来陕西加强古塔保护力度,对数十座存在安全隐患的古塔进行了加固保护。通过法式测绘、三维扫描、保护设计、科学纠偏等开展关键技术应用和研究。
据了解,在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施的陕西古塔保护工程中,眉县净光寺塔纠偏工程是省内第一例成功实施古塔纠偏的案例,为后来的万寿寺塔、旬邑泰塔的纠偏积累了经验。武功报本寺塔维修,是陕西省首次古塔整体解体,实施地宫发掘后,照原样重新修砌的古塔维修案例。西安的小雁塔、万寿寺塔,岐山太平寺塔,则是该院首批对古塔实施三维扫描的案例。兴教寺三塔的维修及环境整治、大雁塔与小雁塔的申遗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则为古塔保持真实性与完整性,顺利成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