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从而进一步加大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根据“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及激励措施”,西安市被评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市、县(市、区、旗)”。
按照相关规定,2018年对上述市、县(市、区、旗)在PPP项目以奖代补政策评审时予以优先支持,对于进入中央财政PPP示范项目名单且通过评审的新建项目,投资规模3亿元以下的项目奖励300万元,3亿元(含3亿元)至10亿元的项目奖励500万元,10亿元以上(含10亿元)项目奖励800万元;对上述市、县(市、区、旗)在2019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PPP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时给予优先倾斜和支持。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这一模式有助于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不足等问题。社会资本通过与政府合作,能够获取稳定、可预期的收益,从而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双赢。
当前,大西安面临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等诸多机遇,正处在城市价值加速兑现的历史机遇期。我市正加快谋划推出一批对经济发展起重大支撑作用的PPP项目,加快建设完成一批在建PPP项目,确保今年新增入库项目200个,力争300个,投资2000亿元、力争3000亿元……
完善体系
项目征集组织培训等工作稳步推进
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书记、市长任组长,统筹协调全市PPP工作。整合发改、财政力量,实行合署办公。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全市PPP模式操作指南、操作流程、联席会议制度、联评联审、加强前期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工作制度,全市各级操作有章可循。建立分级管理制度,除跨区域项目外,西咸新区和各区县、开发区的项目由其自行审核管理,市PPP办给予业务指导。市委、市政府以擂台赛、点评会等形式及时研究、协调全市PPP工作。市PPP办每月编发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各区县、开发区建立专门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相关人员,上下联动,及时沟通,PPP工作由少数抓变成全体管,各级抓PPP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