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史料中的“隋唐第一门”
这个微雨的早晨,在唐都长安历时1400年之际,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现场大屏幕上,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模拟的五门道的明德门,随着鼓声缓缓打开了所有大门。那一刻,史料记载中宽度达150米的朱雀大街上,列队站着准备出门祭祀的皇家仪仗,明德门、朱雀门、承天门……整座唐长安城逐渐显现出它原有的样子。
为了更好保护遗址,永续华夏文脉,西安市委、市政府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遗址周边城中村改造、市政道路建设进行统筹部署,依照国家文物局将明德门遗址区域作为城市文化公园建设的要求,将遗址周边30亩土地性质调整为文物保护用地,并将此项目列为今年西安市重点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项目。
而此前,明德门遗址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已经准确地找到了五个门道的位置,并在中门道的位置清楚的定位出唐长安城的中轴线。史料记载,明德门是我国历史上首座五门道城门,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制度,是名副其实的“隋唐第一门”!明德门除了是天子参加祀典的必经之门,在唐朝还是民间为禳除灾害经常举行大规模祭祀的重要场所。《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与咸通九年(868年),因长安久雨不晴,民众都曾在明德门举行过祭祀祈晴的传统仪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