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已注册企业约30家,进出口货物涵盖了机电产品、航空材料等类别。 记者 刘强摄
物畅其流凸显门户枢纽
2013年11月28日上午10时,西安国际港务区,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划破了早晨的宁静。
这一天,首列“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抵达哈萨克斯坦。这条货运班线被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
5年来,“长安号”不断“提速”:从中亚地区延伸到欧洲腹地,运营线路达到9条,贸易货品从单一变得丰富多样,基本实现了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
“长安号”风驰的同时,其他货运载体也格外忙碌。随着西安与欧洲、首尔的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行,新西兰利特尔顿港的多式联运新航线的开辟,通过陆路联运、陆空联运、陆海联运,西安立体化物流网逐渐织密。
5年来,时间记录下这样一个个标志性时刻——
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一类陆路(铁路)对外开放口岸及肉类、粮食、整车进口、冰鲜水产品等进口指定口岸相继获批并正式运营;
“西安港”获批国家代码和国际代码并正式启用,与14个沿海沿边港口、口岸达成合作关系;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
……
物畅其流,通达全球,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环境下,陕西物流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据空港综合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向明介绍,以前拿到海淘的东西得5天左右,有了保税物流中心,能提前两三天拿到货物。
依托“西安港”的港口功能和西安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阿里巴巴等一线电商蜂拥而至。与此同时,中通快递西北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及转运中心项目、圆通来陕产业扶贫物流中心项目、申通西北地区转运中心项目等一批物流项目落户陕西,普洛斯、顺丰等知名物流企业纷至沓来……
各种要素在陕西集聚并自由流动,航空货运迎来了“换挡升级”。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达26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80%以上,国际快件业务同比增长超过6倍,货邮中转量同比增长接近60%。
“网上丝绸之路”也迸发出耀眼光芒,一场全球买全球卖的陕西实践已然开启。今年7月,西安市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唐长安城里东市西市的贸易盛景将在全球范围内重现。
与历史性地标相呼应,丝绸之路再创“新高度”。2017年4月1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并挂牌成立,标志着陕西站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
一年多来,自贸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形成陕西特色的改革创新案例118个,首批18项制度创新成果已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创新案例被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一年多来,自贸区新增市场主体2.12万家,新增注册资本4267.95亿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单项业务通关平均时间由过去2个小时缩短至40分钟以内。
时光流转千年,昔日的长安将再次成为通往世界的门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